崔志杰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兰希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内科王玉琳
主任医师
3.4
神经内科谢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内科杨昊翔
主任医师
3.4
神经内科李秀珍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神经内科邵彩慧
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刘宏丽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项宁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郭忠伟
副主任医师
3.2
徐文玉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尹立勇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芦鹏飞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张文强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刘晶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苏祎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韩志光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李嘉
3.2
神经内科马丽娜
医师
3.2
神经内科汪洋
医师
3.2
张亚杰
医师
3.2
神经内科邹晓莹
医师
3.2
神经内科张龙
医师
3.2
神经内科赵锦程
医师
3.2
神经内科郑宇峰
医师
3.2
对于有症状(卒中)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检查是有必要的,这是大家公认的,因为卒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50%-70%)的致病原因为颈动脉斑块。而颈动脉斑块随着病情进展,最后有一部分(20%-30%)进展为卒中,早期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或腔隙性脑梗塞,最后可至严重的脑卒中。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无症状人群,是否就不需颈动脉斑块筛查呢? 无症状人群就意味着无颈动脉斑块,或者是颈动脉斑块稳定?答案是否定的。无症状人群只是说明一种现实,但对未来的风险却并不能提供帮助,而且无症状可能只是症状轻微或者疏于察觉。 对于健康,重视预防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早期发现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注意预防就能减少卒中的发生,已经成为普遍的策略。而颈动脉斑块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做埋头的驼鸟还是警醒的猫头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颈动脉斑块筛查应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但其筛查的意义与价值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做,以及如何面对斑块。 颈动脉斑块筛查目前的做法是否合理? 目前颈动脉斑块筛查主要内容是进行颈部超声检查,而超声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为受人诟病人的焦点。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颈动脉超声只是一个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动脉硬化的程度。颈动脉彩超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它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来实施;目前可以早期检测到颈动脉内血管壁厚度、斑块形成类型及部位、血流状况、管腔的狭窄程度等,人们可以通过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类型来预测卒中风险,进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下颈部超声检查如何做,如何在技术上保证检查的敏感度,降低假阳性。但当前的颈动脉斑块筛查可造成许多误区,引起误解。 颈动脉斑块筛查大有必要! 用疾病链来比喻脑卒中的发病,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酗酒、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血管硬化、斑块、狭窄→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这是一条完整的疾病链。颈动脉斑块不是唯一的卒中致病原因,却是重要的原因。 上医医未病,不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斑块,都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疾病危险因素。这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虽然颈动脉斑块筛查只是其中一项,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窗口,如果阳性则应继续随访跟踪,关注背后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并及时修正,这才是其重要意义。 对于颈动脉斑块筛查不能仅考虑斑块的存在与否和管腔的狭窄率,斑块的性质更重要。控制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增加运动、合理饮食、减轻体重、戒烟、不酗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手段包括有健康管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鸡蛋是高质量蛋白、铁、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其胆固醇含量较高,近年来,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目前的研究结果、指南相关推荐并不一致。 近期在本刊发表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每周可吃3~6个鸡蛋,提醒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不宜过多。 2016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应小于 300 mg,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患者。 3月4日,发表在BMJ上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总体上,吃适量鸡蛋(每天平均最多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最重要的是,对于亚洲人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心血管风险降低8%。 该研究对护士健康研究(NHS)、NHS Ⅱ研究、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三项美国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21.5万余人、最长随访32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生活方式和膳食因素后,与每个月吃鸡蛋不足1个者相比,每天至少吃1个鸡蛋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针对28项相关前瞻性队列研究中172万余人的Meta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吃鸡蛋与冠心病、中风风险均无关。 美国和欧洲人吃鸡蛋的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无关。 在亚洲研究中,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占最大分量。 这项纳入超50万人的研究显示,与那些很少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鸡蛋的人中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最新Meta分析中,研究人员将分析对象限定为2型糖尿病人群时,多吃鸡蛋会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但各研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总的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肿瘤死亡风险以及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这种饮食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得传统的低脂饮食观念受到了挑战 地中海饮食食谱菜单 1)水果与蔬菜。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果蔬,以促进心血管建康。晚餐时来一盘叶类蔬菜沙拉,外加一点红菜椒丝、鸡胸脯肉与葵花籽等;或者用冷冻芒果、草莓(香蕉)与牛奶(酸奶)制作奶昔,供餐后享用。 最佳进食数量:每日2杯水果与3杯蔬菜。 2)鱼类。为了获取蛋白质与促进心脏健康的欧米伽-3脂肪酸,每周至少把两餐中的肉食换成鱼类或者其他海产品。 最佳进食数量:每周至少吃两份鱼,每份约90克。 3)豆类食物。各种各样的豆类食物都是低脂蛋白、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素的优秀来源。 最佳进食数量:每周至少吃三次豆类食物,每次半杯至2/3杯。 4)草药调料。迷迭香、牛至、百里香、茴香、桂皮、辣椒以及大蒜等调味品不但能增加地中海饮食的风味,而且还含有很多有利于健康的抗氧化剂。举例来说,半羹匙牛至所含的抗氧化剂相当于3杯菠菜所含的数量。 最佳进食数量:每顿饭菜都要添加,感觉味道合适为宜。 5)坚果与植物籽粒。坚果与植物籽粒含有大量抗氧化剂与促进心脏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不但能稳定血糖水平,而且可增加饱腹感。不过,这类食物热量很高,因此在食用时一定要与其他食物搭配着吃。比如,杏仁与蒸蔬菜搭配,核桃与燕麦搭配。 最佳进食数量:每日大约30~45克。 6)健康油脂。橄榄油与其他健康油料(比如香油、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中的单不饱和脂肪,对于维护心脏健康非常有益。不过,一汤勺这类油脂大约含有120千卡热量,因此在炒菜或者拌沙拉时一定要把握好用量。 最佳进食数量:每日3~5羹匙。 7)全麦谷物食品。这类食物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蛋白质要高于精制面粉,并且对于稳定血糖水平很有好处。 最佳进食数量:每日2杯的数量。 8)葡萄酒。葡萄酒是地中海式饮食的招牌内容,每餐来一杯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对于维护心脏健康非常有益。
总访问量 287,618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23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