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脊柱手术?脊柱,俗称大梁骨、脊梁骨,是人体支撑的中轴性骨骼,具有支撑身体、带来运动、保护神经、保持身体平衡、缓冲震荡的作用,四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脊柱与肋骨、胸骨和髋骨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脊柱疾病会带来颈、肩、背、腰疼痛,四肢疼痛、麻木、无力、活动障碍,腰椎、颈椎、胸椎活动受限,身体移动受限,可引起血压、心率改变,影响消化功能,影响大小便,颈椎、胸椎的病变可导致瘫痪,脊柱疾病可影响人的寿命。脊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没有大梁骨的健康,就没有身体整体的健康,就不能保证生活质量。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脊柱手术几乎可以修复绝大多数脊柱病变,恢复、重建脊柱大部分功能,消除疼痛、麻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脊柱手术后疼痛、麻木、瘫痪会100%恢复吗?走行在脊柱内的神经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颈椎、胸椎内走行的有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腰椎内走行的主要是周围神经,四肢的神经是周围神经,是从颈椎、腰椎走行过来的,中枢神经管理的范围大、神经细胞集中,损坏后没有再生功能,周围神经有自己的相对固定的支配范围,脊椎神经损伤可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无力、大小便失禁、瘫痪。脊柱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除疼痛、麻木、无力、瘫痪的原因,给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机会,脊柱手术并不能修复神经,神经损伤后的坏死程度,目前技术无法预测,压迫时间长、压迫重的神经可能终生无法恢复,或只有部分恢复,对病程短,压迫轻的病例,手术效果好,术后疼痛、麻木、瘫痪有可能完全恢复,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观察结果,因此,在保守治疗无效后,早期手术,效果更好、更可靠。脊柱手术并发症率高吗?对于绝大多数脊柱手术来说,并发症发生率都是小概率事件,即低于5%,如感染率1-3%,瘫痪几率小于1%,远远低于8.333%过马路被车撞到的几率,因此绝大多数脊柱手术是安全的,即使是中彩票了,大多数的并发症是可通过简单方法解决的,不会留下后遗症,长远讲,不会影响手术结果。当然,对于成人脊柱畸形,需要7-8个小时,甚至10几个小时的大手术而言,并发症发生几率可达20%,甚至70-80%,还是那句话,大部分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收益率要大于付出。脊柱手术会瘫痪吗?任何手术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脊柱手术也不例外,瘫痪是脊柱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几率小于1%,而且,出现瘫痪的情况,一般是病情较重,神经压迫重、压迫时间长,即使不手术,迟早也会瘫痪,手术有可能挽救瘫痪,不手术,恢复的机会就没有了。脊柱手术,绝大多数是腰椎手术,腰椎手术,几乎不会出现瘫痪的情况,因为腰椎走行的是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抗折腾,拉拉扯扯不会有问题,而且每根周围神经,就支配一小块地方,即使1%的可能性损伤了,也不会出大问题。脊柱手术做了还不如不做?现代医学是循证医学时代,做脊柱手术是要讲证据的,脊柱手术不是想做就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做手术而做手术,要根据以前所有的可靠证据(大量研究、数据分析,数代人不懈追求),在提前预判手术结果(4P医学模式),安全前提下,做出的慎之又慎的科学决策,可知其手术后效果90%以上是比不做好的。因此,只要是有手术治疗的指证(这是前体),手术效果是可靠地,病人是会收益的。当然,手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集无数人心血的、代表最先进技术的航天飞机还会空中爆炸,可知,手术也不是100%可靠,因为人体要比航天飞机复杂的多,现在科学还不能解释人体所有问题,有些问题是不可预知的、不可与防的,有一小部分人手术效果确实不好,但一般不会变坏,只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能因噎废食。微创脊柱手术一定比大手术好?微创手术就是切口小?微创手术,是一种理念,就是通过最小的创伤,争取最好的结果,并没有具体的定义,比如刀口多长是微创,出多少血是微创,病人术后疼痛多大程度是微创,切多少骨头是微创,剥离多少肌肉是微创,手术多长时间是微创,微创是贯彻到手术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位医生都会想法设法减少对病人的创伤,这是脊柱外科医师基本的素养。脊柱微创是相比较而言的,比如30年前,腰椎间盘手术开展不多,工具不全,刀口10多厘米长,骨头切除很多,手术时间3-4小时,剥离肌肉多,术后卧床1-3月,现在腰椎间盘手术,2-3厘米的手术切口,不切骨头或切除很少的骨头,不剥离肌肉,1-2小时就完成了,术后不需要卧床,相比以前,现代的腰椎盘手术就是微创手术。因此,个体化、适合的不同病情手术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为追求所谓的微创,徒然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手术时间,达不到治疗目的,是不可取的。同样是腰椎间盘手术,我怎么就好的慢?我怎么就没好?我怎么疼的这么重?不只是腰椎间盘手术,就是其它脊柱疾病的手术,如颈椎病等,都是非常多的变量在其中的,比如,病人吸烟不吸烟,体重指数高低,生活、工作习惯,椎间盘突出大小,椎间盘突出位置,神经压迫长短、轻重,有无糖尿病,疼痛耐受程度,有没有合并椎管狭窄等都会影响手术结果,同样的病,同样的手术,结果会不一样。同样的脊柱疾病,我怎么就用钢钉固定,别人就不用?大树干上,有个虫洞,啄木鸟把木头啄个洞,把虫子叼出来,病好了,虫子太多,把大树干要啃断了,把虫子叼出来,一阵风,大树拦腰折断,病好了没有?脊柱疾病类似,手术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长远,不仅要解决疼痛、麻木等症状,还要恢复大梁骨的支撑作用,神经保护作用,运动功能,钢钉的目的就是为了临时把大梁骨保护住,使大梁骨发挥长期作用。我的脊柱手术的成功率是多少?脊柱手术,是在非常严谨的证据下,基于有好的预判结果下,由非常专业、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医师集体作出的决策,具体实施者,也是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脊柱外科专业,因此脊柱外科手术成功率,排除手术中可能的意外情况,几乎是100%的,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例如,病人手术前因脊髓损伤已经完全瘫痪了,病人要求手术后就要恢复,这是不现实的,这是全世界的难题,到现在为止,没有办法解决。
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残迹中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占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的1-4%,常发部位为大梁骨的头、尾端,即颅底和骶骨位置,有侵袭性生长和易于复发的特点。骶骨脊髓瘤多见于50-70岁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87.8%、28%-70%,男性、低龄、瘤体较小且位于骶骨远端及早期接受治疗者预后较好。骶尾部疼痛(尾巴根处)是常见疾病,原因多由于急性外伤、急性外伤后遗症、慢性损伤等,常表现为阵发性,无明显夜间痛,不影响睡眠。骶骨脊索瘤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骶尾部疼痛,但呈持续性钝痛,夜间疼痛明显,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因此,成年人,出现骶尾部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时,应警惕,及时到脊柱外科就诊,排除脊索瘤。虽然骶骨脊索瘤发病率低,但由于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待疾病确诊时,肿瘤多已经体积巨大,向前方可压迫盆腔脏器和大血管,向后方可突入椎管压迫马尾神经,难以进行完整切除,因此大多数病人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且脊索瘤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毗邻的大血管多,肿瘤的供养血管丰富,因此手术风险大,术中常出现瞬间大量出血,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骶骨脊索瘤切除手术又被称为抢救性手术。在倡导脊柱微创时代,各种脊柱手术的出血量基本都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在术前髂内动脉、供瘤动脉栓塞前提下,骶骨脊索瘤切除手术平均出血量仍然在3000毫升左右,出血高达上万毫升的也不少见,眼见病人手术创面出血,各种措施无效, 病人眼睁睁就因失血失去生命,可见骶骨脊索瘤手术之凶险,没有十足的把握,充分的术前、术中准备,这类手术难以开展。况且,这个部位的神经直接控制着大小便,肿瘤切除了,神经损伤了,大小便长期失去控制了,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手术是成功了?失败了?只有肿瘤切除了、大小便控制功能保留了,才能说手术成功了!最近,脊柱外科张庆国、刘淑恒治疗组在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的配合下,成功的切除了年内第2例高位(骶2以上)骶骨脊索瘤(患者同时有腰椎滑脱症),同时,在我院初次开创性使用了髂骨螺钉进行了腰椎-髂骨的稳定性重建,术中失血控制在2000毫升(腰椎手术和骶骨肿瘤2个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同时,保留了控制大小便的神经,术后在科室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术后7天出院,刀口甲级愈合,大小便正常,行走正常,骶尾部疼痛消失。
癌痛的有创治疗癌痛的有创治疗癌性疼痛,或称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此阶段,患者身心处于相当的痛苦之中,相当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于癌症,而是死于严重疼痛。大约80%晚期癌症患者有剧烈疼痛,估计每天世界上至少有1500万人经受着疼痛的煎熬。癌性疼痛已被认为是一种疼痛性疾病。多数癌痛患者经三阶梯治疗原则(口服镇痛药物为主),疼痛缓解率提高;但是,部分癌痛患者,在严格应用"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后,仍有剧烈疼痛,或因不能进食,有药物禁忌,或者不能耐受镇痛药副作用,服药经济负担过大等原因,无法充分接受"三阶梯方案"的治疗,称为顽固性癌痛或难治性癌痛,均是有创治疗的适应症。1. 周围神经阻滞及微创介入射频治疗癌症疼痛较局限,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使用不同浓度局麻药物阻滞周围神经,或用射频毁损神经,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主要用于疼痛部位较局限的肢端。如头面部,四肢,浅表的胸腹部等部位。常用的神经阻滞包括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枕大神经、肩胛上神经、胸神经、肋间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和腓神经等。2. 硬膜外腔神经毁损性阻滞硬膜外腔阻滞系将神经毁损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传导,产生节段性镇痛的方法。与周围神经阻滞相比,硬膜外腔阻滞可同时阻断躯体和自主神经,阻滞范围较大,且效果确切,因神经毁损药不直接接触脊髓及马尾神经,系在硬膜之外发挥作用,故膀胱与直肠括约肌受累的可能性较蛛网膜下腔阻滞少。此外,还可经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神经毁损药。3. 腹腔神经丛化学药物毁损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治疗腹部肿瘤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胰腺癌痛,约60-85%的患者可获得无痛。腹腔神经丛药物毁损能很好地缓解腹腔内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引起的上腹痛和背部牵涉痛。最常用于胰腺癌,与传统的观点相反,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而不是无痛的黄疸。对远端食管、胃、肝、胆管、小肠、近端结肠、肾上腺和肾的肿瘤性疼痛也有效。腹腔内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采用腹腔神经丛阻滞。已有报告指出,腹腔神经丛阻滞对结肠和直肠癌疼痛也有效。4. 脊髓电刺激技术脊髓电刺激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麻刺感去替代病变部位的疼痛感,具有不破坏神经,治疗过程完全可逆,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等突出优点。堪称癌痛的有创治疗中的绿色疗法。在美国,每年有近二十万例患者接受这样的治疗,并获得满意的止痛效果。对于肢体及躯干局限疼痛都可以考虑采用该技术治疗;尤其对于阿片类药物控制不佳的癌性神经性疼痛,可获得满意的疗效。5. 中枢靶控镇痛输注系统该治疗方法的突出优点在于以口服剂量的三百分之一或静脉剂量的一百分之一达到相同的止痛效果,大大降低了口服或静脉给药的相关副作用。该系统经过局麻手术植入,导管一端置于蛛网膜下腔,另一端与微电脑控制可编程的吗啡泵相连。达到一次灌注吗啡,支持半年用药的目的。与脊髓电刺激不同,它能控制全身多处疼痛,并有根据病人不同时间段,不同疼痛程度个性化给药的优点,是当前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最先进方法。总之,癌痛患者有的人每天要面对数十上百片镇痛药,但仍无法有效缓解疼痛或不能耐受副作用,忍受着身体的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他们常因治疗方法的不合适而困扰,希望奇迹的发生。上述治疗方法为控制部分顽固性癌痛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