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樊友武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5月第32卷第5期[摘要] 目的 目前国内外关于垂体细胞瘤的临床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垂体细胞瘤的治疗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10 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 6 例,次全切除 4 例。统计分析患者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病理见肿瘤组织结构紧密,由伸长的双极梭形细胞构成,呈纤维束状交叉或席纹状排列;细胞梭形、卵圆形,细胞质红染嗜酸性,细胞核中等大小,圆形、卵圆形、梭形,异型性小,细胞核分裂,可见微囊形成,间质血管丰富。术后无患者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 8 例、低钠血症 4 例,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垂体功能低下、颅内感染分别为 3、2、1 例。随访 9 例患者均存活,其中 1 例患者术后 2 年复发,再次手术,截止 2018 年 7 月肿瘤未复发。 结论 垂体细胞瘤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应注意尿崩和低钠血症的防治。[关键词] 垂体细胞瘤;手术切除;低钠血症;垂体后叶0引言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位于鞍区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垂体柄或垂体后叶神经胶质细胞成分中的主细胞和暗细胞或两者的前体细胞。垂体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交叉受压所引起的视力或视野障碍,以及垂体受压引起的激素分泌紊乱症状,容易和无功能性垂体瘤相混淆。垂体细胞瘤一般是实性的,囊变非常少见,有出血倾向,可能与肿瘤内含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关。目前国内外关于垂体细胞瘤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外科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8年7 月至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10 例垂体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4 例、女 6 例,年龄 4~59 岁,平均(33.3±11.6)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肿瘤占位效应引起的视力障碍及垂体激素分泌异常,其中视力下降 4 例、头痛 2 例、月经不规则 2 例、多饮多尿1例。1.2 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头颅 CT 及头颅 MRI 平扫+增强检查。头颅 CT 扫描可见肿瘤主体位于鞍内和鞍上区,呈等密度影。MRI 平扫可见肿瘤呈等 Tl、等 T2 或长 T2 信号影,并向第三脑室方向生长,向前方挤压垂体柄,肿瘤一般边界清楚,未见向邻近组织的侵袭。MRI 增强扫描显示早期即呈明显均匀性强化改变。肿瘤局限于鞍内 5 例,侵及鞍上下丘脑或垂体柄 5 例。肿瘤最长径 0.6~6cm,其中 1.5cm 以下占 7 例,1.5cm 以上占 3 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垂体激素水平检查,其中单纯泌乳素升高占 2 例,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占 1 例,泌乳素升高合并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低下 1 例,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内分泌异常。术后病理标本均经 10% 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 HE 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En Vision 法。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经右侧额颞入路行开颅手术者 4 例,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者 6 例。6例患者术中显露垂体后叶后,先行肿瘤瘤内分块切除,再仔细分离肿瘤边界,最终完全切除肿瘤。4 例患者起源于垂体柄者,与垂体柄上段黏连,垂体柄上仔细剥离,仅残留薄层肿瘤,完成次全切除。随访方式为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开始于 2008 年 10月,结束于 2018 年 7 月,平均随访时间 21 个月。2结果2.1 病理结果肉眼见肿瘤破碎 ,质地软 ,呈灰白色。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结构紧密,由伸长的双极梭形细胞构成,呈纤维束状交叉或席纹状排列;细胞梭形、卵圆形,细胞质红染嗜酸性,细胞核中等大小 ,圆形 、卵圆形 、梭形 ,异型性小 ,细胞核分裂 ,可见微囊形成,间质血管丰富。所有患者免疫组化结果均呈现 S-100 蛋白和中间丝波形蛋白广泛强阳性,7 例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现为轻中度阳性甚至阴性,4 例患者 EMA 阳性较弱或呈灶性,5 例患者 Syn 弱阳性,CKpan 阴性,Ki-67 增殖指数1% ~5%。2.2 并发症结果 术后无患者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 8 例,伴低钠血症 4 例,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 3 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 2 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 1 例,治愈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给予行积液-腹腔分流术后治愈。2.3 随访结果 10 例患者失访 1 例,9 例完成随访。获得随访的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1 例出现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截止 2018 年 7 月肿瘤未再复发,但双眼视力仅有光感,且合并轻度脑积水症状。3讨论1893 年,Boyce 与 Beadles 首次在垂体后叶内偶然发现有粒细胞存在。2000 年 Brat 等通过分析报告 9 例垂体细胞瘤,提出垂体细胞瘤的概念,在 2007年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法中得到认可,将其列为一个单独的类型,属 WHO I 级。2017 年WHO 垂体肿瘤分类中,垂体细胞瘤被归类为垂体后叶肿瘤。 垂体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研究显示垂体细胞瘤免疫组化对于 S-100 蛋白和中间丝波 形 蛋 白 ( V i m e n t i n ) 呈 广 泛 强 阳 性 ,胶 质 纤 维 酸性蛋白表现为轻中度阳性甚至阴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垂体细胞瘤的病理学表现与其他 3 种肿瘤也不尽相同。 手术切除是垂体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当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鞍区占位,且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有明确手术指证。垂体细胞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经额颞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术中应注意减少视交叉的牵拉,减少对下丘脑、垂体柄及垂体正常结构的骚扰。对于鞍区肿瘤,根据大小和位置不同,可以选择使用经额下入路或经纵裂入路等。而经鼻蝶入路主要通过磨除鞍底骨质,切开鞍底硬膜后显露肿瘤,但往往肿瘤位于垂体后叶或垂体柄后方,切除肿瘤需先行切开正常垂体,且视野受限,如合并出血很难分辨肿瘤与正常结构,术后有可能造成垂体功能低下以及顽固的尿崩和低钠血症。熊 先 等 和 本 研 究 观 点 一 致 ,认 为 经 额 外 侧 或 翼 点入路手术容易控制术中出血,亦能避免对腺垂体的损伤,为治疗垂体细胞瘤的主要方法。 肿瘤的切除程度与肿瘤大小、血供情况以及肿瘤自身与下丘脑或垂体柄的粘连程度有关。Salge-Arrieta 等研究显示 116 例垂体细胞瘤患者,手术全切除率仅达到 46.8%,这与本研究一致。因为部分肿瘤与下丘脑、垂体柄粘连紧密,且肿瘤自身血供较丰富,影响术中观察,因此很难完成全切。本研究影像学上全切除率 60% 左右,这远远低于颅咽管瘤或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本研究显示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低钠血症,与熊先等研究一致。针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是垂体细胞瘤治疗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术后需监测患者每小时尿量和定期复查电解质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垂体细胞瘤无特异症状,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垂体细胞瘤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应注意尿崩和低钠血症的防治。
现代社会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很多疾病也能早期诊断,对于一些脑部肿瘤、脑血管病等,往往需要开颅手术治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脑袋开刀可不是小事。要做开颅手术很多情况下都是四处打听,寻找神经外科比较强的大医院。想当年华佗说曹操头痛欲裂是因为脑袋里面长了瘤子,需要开颅取出来,结果曹操不敢,还猜疑华佗想害他,华佗一代名医就此遇害。即使有奸雄曹操的魄力也如此畏惧开颅手术,足见其巨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目前各大医院神经外科也是人满为患,医生往往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之间来回切换,疲于应付。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如何根据病人情况的轻重缓急来分级处理,哪些病人术后医生会特别关注,我们简单做一个总结。1、首先,意识、瞳孔变化的病人医生会特别关注。开颅手术动的是脑袋,所以有可能导致脑袋受损罢工,那病人就会陷入昏迷,所以,意识状态是医生和护士最为关注的。怎样能反应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呢,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格拉斯哥评分系统,通过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肢体刺激反应来评分。最低分3分,最高分15分,如果病人格拉斯哥评分下降,往往提示意识障碍的加重。所以神经外科的患者,医生不怕你闹腾,就怕你太安静,因为太安静就有可能是意识障碍的表现。另外,就是瞳孔的变化,因为动眼神经位于脑干附近,如果颅内有病情变化,比如出血、水肿等,患者随之可能出现颅高压,脑组织就会下疝挤压脑干,而动眼神经就是我们的前哨兵,动眼神经受压会导致瞳孔散大,此时提醒我们病人出现了脑疝,随时有生命危险。但这种瞳孔散大是建立在患者昏迷的基础之上,如果意识清楚的患者出现瞳孔散大,则称之为动眼神经麻痹,往往是手术直接或间接损伤动眼神经所致,跟颅高压和脑疝是两码事。2、其次,癫痫发作的病人医生会特别关注。癫痫发作的原理是大脑皮层的脑电波因为病变或者手术破坏发生变化,这些异常的脑电波一旦同步放电就会诱发癫痫,患者轻则失神发作,口角或单一肢体抽搐,重则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尤其是开颅手术后的患者,有可能是颅内有病情变化导致了脑皮层受影响,出现癫痫发作。长时间的癫痫发作,会导致大脑皮层广泛缺氧,患者抽搐状态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和加重再次出血。但小发作或短时间的发作可能提示低风险。3、再次,发热、脖子硬的患者医生会特别关注。任何手术都有感染的风险,所以开颅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脖子僵硬,往往提示颅内感染的可能,会引起医生的警惕。颅内感染的治疗困难性很大,耗费时间长,病人额外花费高。这是因为有血脑屏障的保护,对于抗生素来说,想通过静脉入血然后再进入脑子里面发挥作用并不容易,这就给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好在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那就是腰穿持续引流。对于外科感染,永远是抗生素+引流的双管齐下。腰穿持续引流会不停置换颅内被细菌污染的脑脊液,而大脑重新不断生成干净的脑脊液来替代,这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中医的理论,就是“通则不痛”,脑脊液流通起来了,病痛和感染的问题就有可能解决了。甚至有些感染极度严重的患者,医生要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抗生素对冲来进行终极治疗,但患者到了那个阶段,就很难说感染能不能治得好了。4、最后,乏力、呕吐的病人医生会特别关注。对于开颅手术以后的饮食,很多病人早期不能下床,可能觉得术后没有胃口,每天喝点稀饭煲汤之类的就够了,家属也认为刚动完大手术,尽量清淡少油,这个也是不对的。开颅手术对机体有很大的消耗,急需能量补充,患者饮食少,所以早期会静脉输液,有些药物起到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有些药物就是为了补液、加强营养和提供能量。但几天下来,补液量变少了,患者能下床活动了,可饭量并没有增加,还是清汤寡水,这就会导致体内盐分消耗了以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引起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的主要表现就是意识淡漠、头痛、乏力甚至呕吐。尤其是一些鞍区肿瘤的病人,像颅咽管瘤、垂体腺瘤等,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产生尿崩,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电解质紊乱,更要特别注意低钠血症。还有些呕吐的病人,会不会是颅高压产生的?会不会有胃肠道的应激性反应?都很难说,需要仔细甄别,分别排查。当然,我罗列的都是开颅手术后比较常见的一些情况,病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神经外科的疾病也是复杂多变的。很多家属反复找医生,说病人头有点隐隐的疼,头皮有点麻,头有点肿,肚子有点胀,大便不好解,这些都是术后要经历的过程,医生心里都有数,但不会特别在意。还是一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开完刀了医生除了查房不怎么去看你,那说明你很好,暂时没啥要担心的。但如果医生老是围着你转,一天看你七八回,又是检查又是抽血又是谈话,可能你就要小心了!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仅次于胶质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与普及,脑膜瘤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在老年人,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脑膜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并结合下列因素考虑: ①肿瘤不在颅底,如凸面、镰旁、窦旁、脑室内脑膜瘤等,应争取早期手术和全切除肿瘤; ②肿瘤在颅底,位于鞍结节、嗅沟、蝶骨平台、蝶骨嵴、桥小脑角脑膜瘤等应早期手术,对于蝶骨嵴扁平脑膜瘤、斜坡脑膜瘤扁平型,如无高颅压症,可暂缓手术。 脑膜瘤手术分级有哪些?脑膜瘤手术切除的分级: 为便于判断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有学者提出下列的手术分级标准,现为大家采用:Ⅰ级:肿瘤肉眼全切除,包括切除与肿瘤粘着的硬脑膜和颅骨以及受累的静脉窦;Ⅱ级:肿瘤肉眼全切除,与瘤粘着的硬脑膜仅电凝烧灼;Ⅲ级:肿瘤肉眼全切除,与瘤粘着的硬脑膜未切除或电凝,受累的静脉窦和颅骨也未处理;Ⅳ级:肿瘤部分切除;Ⅴ级:仅开颅减压,对肿瘤或活检或未做活检。 脑膜瘤手术分级有哪些?脑膜瘤术后复发: 大多数脑膜瘤能够手术全切除而获得根治,即使不能全切除者也可获得较长时期的缓解。但是, 有一些脑膜瘤很容易复发,即使达到Ⅰ或Ⅱ级手术切除者,其复发率亦可达9%~32%。放射治疗对未能全切脑膜瘤、无法手术复发脑膜瘤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