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科成功切除1例罕见巨大纵隔肿瘤
近日,我科成功为1例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巨大纵隔肿瘤进行了纵膈肿瘤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拟近期出院。
家住池州市东至县的施老汉2月前开始出现胸闷症状,并且进食时有梗阻感,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患者纵隔有一巨大肿瘤,已经压迫气管、食管,因病情复杂,建议转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后进一步做胸部增强CT检查发现其右上纵隔有一个直径约10cm大小巨大肿瘤,从右前上纵隔经过胸廓入口一直延伸到右侧颈部,气管、食管明显受压,上腔静脉、右侧头臂干动脉这两大血管及其分支均受压、移位,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头面部以及上半身浮肿,“青筋暴露”,是典型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而且患者有牙龈出血病史,入院后检查患者血小板仅46×109,不到正常人的一半,血液内科骨髓穿刺后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前上纵隔有如此巨大的肿瘤极为罕见,具有十分明确的手术指征。但由于肿瘤巨大且部位特殊,尤其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刘建主任立即主持科内讨论,研究手术方案,并将手术计划向医务科汇报。在血液内科的指导下药物升高血小板的同时,立即向输血科申请血小板,请麻醉科会诊共同进行术前准备。
5月14日9点,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为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肿瘤的压迫,气管和上腔静脉已经严重狭窄变形,平时简单的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置管此时变得十分困难,麻醉科克服困难,顺利建立全身麻醉。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前上纵隔,大小约10cm×9cm×9cm,与胸腺、主动脉弓、头臂干、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颈总动脉、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膈神经等重要器官粘连,气管及食管明显受压、变形。由于肿瘤体积巨大,术野暴露极为困难,手术切除难度明显加大,而且为了减少肿瘤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手术应尽力做到完整切除。对此,刘建主任凭借扎实心血管手术基本功,仔细分离瘤体,在血管粘连处的剥离十分细致、认真。经过近2小时的不懈努力,肿瘤最终被十分完整的切除。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经能自由呼吸和进食,“青筋暴露”的面貌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施老汉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该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的成功开展,使我科在复杂纵膈肿瘤的治疗上,尤其在多科协作配合、手术技巧完善、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是詹必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