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科室管理的一点体会
科室管理是一个医院管理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室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科室的兴与衰。强化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是每个科室主任为医院和科室发展应尽的义务。要做好科室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室集体要有凝聚力
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临床科室的基层领导,必须坦诚公正地待人,要重视领导方法及艺术,做科室内部团结协作的带头人。在医疗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医护之间的协作,彼此之间要多联系,多交流、讲原则,重方法,在工作中力求取得共识。正确处理好科室内的人际关系,如医生和医生的的关系,护士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护士的关系,高年资与低年资的关系,高学历与低学历的关系等。只有经常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科室集体才有可持续的凝聚力。
另外科室主任的素质和领导方法对科室集体凝聚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科室主任一切行为都要以科室集体的凝聚力为前提,要有较强的目标意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有指导意义的有可行性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依靠法规管理科室,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对待医疗工作,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要注意用人之长,努力达到人尽其才,要善于处理与院领导,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临床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和科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服务满意的程度和医院声誉。要创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高尚的医德等。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提高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养成科学、严谨、求实、谨慎的习惯。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做到“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的一切”。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医务人员职责、医疗行政法规、执业医师法等学习,同时要加强医疗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病历作为重要的法律文书和依据,是一个客观材料,其内涵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病历书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定要真实和规范化。另外,还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人文科学的普及教育,让他们懂得崇尚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病人,学会如何和病人谈话,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达到共同承担医疗风险,相互配合的目的。
建立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我院实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只要认真地执行体系要求的目标,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实施全面跟踪监控,不断地持续改进,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三、有效公平的激励机制
要充分挖掘科室人员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科室管理者最常采用的措施是激励手段。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采取较为普遍的方式是根据绩效,给员工以相应的奖金、高工资、晋升、培训深造 、福利等,以此来唤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但是如果激励机制操作不当,导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可能会造成消极怠工的副作用。这就要求科室管理者应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构建激励机制,不要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有利于尊重个人感情,增强员工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群体意识,增强科室凝聚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在协调和改善员工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一个有效公平的激励机制,必将科室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和实现度达到最大化。
四、增强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科室管理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任期中还要组织阶段性强化培训,进行管理知识的更新,形成人人懂管理,科科会管理的良好状态。严格岗位责任制,提高科室人员管理的自觉性,工作有布署有检查,一级抓一级,级级落实。
在“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激烈竞争时代,我们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群体管理,将科室办成改革创新、群众放心、职工舒心的科室。本文是周立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