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张永磊 人已读
![]() ![]() 一、定义 病毒性脑炎 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引起脑炎的病毒有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以下途径: 1.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2.血行播散。 三、临床表现 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决定于①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②病毒致病的强度;③患儿的免疫反应等。因此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亦可不一。 (一)前驱期症状 此病前1~3周患儿多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 1.意识障碍:轻者对外界反应淡漠、迟钝或烦躁、嗜睡;重者出现瞻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出现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可以为局限性、全身性或为持续状态。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三)伴随症状 病毒感染为全身性疾病,但各种病毒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数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仅少数留有癫痫、视力、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后遗症。 四、治疗原则 1.积极控制脑水肿和颅内压: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静脉注射脱水剂。 2.控制惊厥:可给予止惊剂如安定、苯妥英钠等。 3.呼吸道和心血管功能的监护与支持。 4.如有可能,进行颅内压持续监测。 5.抗病毒药物治疗。 五、护理 (一)密切观察病情 首先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同时对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呼吸道、发热等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可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变化,且小儿神经系统功能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及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变化。呼吸不规则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一旦有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配合抢救。 2.意识及精神状态观察:由于患儿不能完全明确表达自己的感觉,因此病情观察尤显重要。临床上可通过交谈、观察呼吸、疼痛刺激来判断患儿的意识程度、精神状态。详细记录抽搐持续的时间、次数、表现为医生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3.瞳孔的变化:正常瞳孔直径为2mm~5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如双侧瞳孔不等大或缩小或忽大忽小,且伴有“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则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4.其他:患儿如出现恶心、喷射性呕吐、前囟紧张饱满提示有颅内压增高,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应用脱水剂。 (二)症状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数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部分患儿还伴有严重的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发作,尤其是脑干脑炎,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儿很容易因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浅、节律等)是患儿能否度过脑炎急性期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要经常给患者吸痰,变换体位,病程长者,还要经常拍背以防止肺炎及肺不张。要经常巡视病人,如发现呼吸不规则,瞳孔大小及对称性不符,则提示脑疝的可能。对有高度危险患儿主张及早行气管插管或行机械通气。 2.发热的护理:观察体温改变,2~4h测体温1次,体温发热者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或多饮水等,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和更换衣裤、床单被套,做好皮肤护理。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加用药物降温,同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降温处理后25~30min复测体温,体温降至正常后仍监测3d,同时给予高热、易消化饮食。 3.惊厥的护理:发生惊厥时,病室要保持安静,患儿取头侧平卧位,及时吸出咽喉部的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时可用开口器或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要详细记录惊厥发生的情况、时间及次数。 4.急性意识障碍护理: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能准确反映大脑功能状态。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凝视、感觉过敏、脑膜刺激征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如患儿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则为颅内压增高症的典型表现。而对不能诉说的患儿,一旦出现脑性尖叫、频繁呕吐、抽搐等,也提示颅内压增高,应采取降颅内压措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防止脑水肿、脑疝的发生。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颅内血液回流。床边备好急救器材及药品,以便随时使用。 5.使用甘露醇的护理:甘露醇为脱水剂,要求剂量准确快速输注,时间在半小时内,否则会影响用药效果。同时甘露醇又是高渗液体,一旦漏出血管外,如不及时处理,即可导致周围组织坏死,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时随时观察局部有无渗液。这里要注意的是,甘露醇在保存过程中如室温过低易出现结晶,有结晶的药液不能使用,因此当病房内有脑炎及抽搐的病人时,要提前检查药物的性状,以备抢救时使用。 6.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对禁食或留置胃管的患儿,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眼睑不能闭合者,在护理时预防性给患儿眼内滴抗生素眼药水或软膏,采用油纱条遮盖,减少暴露,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等措施。对昏迷或肢体瘫痪的患儿要及时更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并用温水冲洗;经常给患儿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用红花油或酒精按摩骨突处,在身体易受压部位下放置气圈及气垫,或予气垫床,避免褥疮发生。同时保持肢体于功能位置,早期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功能训练,避免肢体变形导致功能障碍。对留置尿管的患儿予呋喃西林溶液抹洗尿道口及冲洗膀胱以防尿路感染。 7.加强营养支持 是促进恢复,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高消耗状态,又不能正常进食,易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恢复,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给患者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保证水、电解质、维生素的供给,对胃肠功能不好的患儿以静脉营养为主,病情好转后,尽早经口喂养,对保护口腔及胃肠道功能有重要意义。治疗当中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血气及其它生化指标,定期称体重,作为判断营养状态的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过程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本文是张永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