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旭晨 三甲
周旭晨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冠心病可怕还是对冠心病的认识可怕?

28331人已读

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自我的认识最少,最好的例子就是科学家对野生动物的实验。在野生动物的生活中,野生动物的个体可以看见世界,可以看见对方,区分环境的恶劣程度,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群体中的每个个体情况。然而,对自我的存在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饥饿、病痛等来感知自己。当科学家把一面镜子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野生动物会出现莫名的恐惧,对镜子里面的动物进行威胁和咆哮。

人,也是一样,对自己了解是最少的,特别是不愿意了解自己的缺点,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缺陷,如果一旦自己患上某种疾病,就会千方百计地否认自己的疾病。人的生活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会自动地使人的思维变得僵化,一旦疾病来临,生活的规律性不得不改变,就会出现莫名的恐惧,俗话说有病乱投医,有病乱看书,在中国这种博大精深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对疾病各说各地,更会使自己思想混乱,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现在已然成为令人谈虎色变的疾病,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各种说法,出现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医生当中对冠心病的认识也不一样,有些所谓的名医由着自己的性子,也不参考国内外的学习资料,胡说一气。网上也有关于“冠心病支架治疗术”的缺德文章推出,把对冠心病的认识和治疗毫不负责任地带入了非科学认识的“医盲”境地。

其实,冠心病并不可怕,湘雅医科大学赵水平教授说的一句话我特别地赞同,“冠心病是可治疗的疾病,用介入的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发作和进展”。现在和过去对冠心病治疗的对比,最大的进步是,支架等介入治疗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供血,使这些患者恢复常人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让我们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冠心病吧。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首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动脉硬化病变出现狭窄导致血流量下降时影响到心脏了,才会出现心绞痛等心脏病的情况。也就是说,心脏本身没有病,是好的,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有些文章误把冠状动脉当做家里的水管,把粥样硬化当做管壁上的污垢,认为吃点什么药物,用些什么食疗就可以把污垢冲洗干净,这是天大的笑话。动脉粥样硬化是长在血管壁里面的,从管腔里面看只能看见许多隆起,表面是由内膜覆盖的。只有在一定的时候造成斑块破裂,血液在局部凝集成血块,才会突然堵死管腔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我们用的药物是降低血脂,阻断管壁的脂质沉积通路,以达到阻止斑块继续生长的目的。支架治疗,是用物理性的方法,一步到位压迫原先满布斑块的血管狭窄,恢复正常的管腔直径,迅速改变管腔的物理形态来达到治疗目的。

现代医疗的进步使冠心病得以治疗,所以说冠心病并不可怕。但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宣传,会误导对冠心病的认识,有很多患者放弃了正确的治疗,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作为医生,感到非常痛心和可惜。对冠心病错误的认识在中国竟能成为一股潮流影响舆论和大众,使医生感到可怕,这一点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弃医从笔!

周旭晨
周旭晨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