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付萌 人已读
皮肤癣菌病的防治
真菌感染可以为浅部感染,也可以为皮下或系统性感染,其发生感染的部位取决于真菌的特性及宿主的状态。浅部真菌感染一般发生于角质层,毛发和指(趾)甲。按照其是否引起炎症反应,浅部真菌感染可以分为引起炎症反应的浅部真菌感染 (如常见的体癣、股癣、足癣、手癣等) 或不引起或引起较少炎症反应的浅部真菌感染(如毛孢子菌引起的腋毛感染)。
1.皮肤癣菌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
皮肤癣菌病是由三大类可侵犯角化组织(毛发、皮肤、和甲)并在其中繁殖的真菌所致的浅部真菌感染。这些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其生理学、形态学和致病性均十分相似,包括表面癣菌属、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这三类真菌中不侵犯人和动物角化组织的种属不包括在内。
常见的皮肤癣菌包括10种,还有20种真菌偶尔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常见的10种皮肤癣菌为:
毛癣菌属 trichophyton | 须癣毛癣菌原变种 |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 亲动物性 |
须癣毛癣菌趾间变种 | Trichophyton interdigital | 亲人性 | |
红色毛癣菌 | Trichophyton rubrum | 亲人性 | |
断发毛癣菌 | Trichophyton tonsurans | 亲人性 | |
疣状毛癣菌 | Trichophyton verrucosum | 亲动物性 | |
紫色毛癣菌 | Trichophyton violaceum | 亲人性 | |
小孢子菌属 Microsporum | 犬小孢子菌 | Microsporum canis | 亲动物性 |
铁锈色小孢子菌 | Microsporum ferrugineum | 亲人性 | |
石膏样小孢子菌 | Microsporum gypseum | 亲土性 | |
表皮癣菌属 Epidermophyton | 絮状麦皮癣菌 |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 亲人性 |
体癣与股癣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以及土壤与人之间传播,每种具有典型的特点。
亲土性真菌存在于土壤中,仅散发性地感染人,常由于直接接触土壤所致。石膏样小孢子菌是从体癣与股癣患者中培养出的最常见亲土性真菌,其较其他亲土性真菌毒力更强。亲土性皮肤癣菌病常引起中度的炎症反应。
部分引起皮肤癣菌病的真菌为亲动物性真菌。城市中一些宠物(猫狗等)是皮肤癣菌并的常见来源。直接接触动物可引起直接感染,动物的皮毛携带于衣物上、存在于室内或食物中可引起间接感染。暴露部位如头皮、胡须、面部、上肢是易于感染的部位。亲动物性皮肤癣菌病常引起强炎症反应(可有脓疱及水疱)。
亲人性真菌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亲人性皮肤癣菌病可引起一般引起轻度或无炎症反应,也可引起强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反应时可导致脓癣或其他炎症性表现。无炎症性的亲人性真菌感染可使感染个体处于静息的“携带者”状态,使临床诊断延迟,但可导致真菌感染的播散。
皮肤癣菌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如下多种因素有关:
机体的免疫状态:免疫受损的患者易于发生严重或难治性的真菌感染。随着化疗和移植医学的进展,某些非致病性真菌可成为致病真菌、造成机会性真菌感染几率增加。HIV患者仅引起皮肤癣菌病严重程度的增加,不会增加皮肤癣菌的发病概率。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皮肤癣菌感染,然而,糖尿病可影响皮肤癣菌感染的病程(病程更长)。
年龄:皮肤癣菌病常发生于青春期后(头癣除外)。青春期前皮肤癣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头癣及足癣的家庭暴露,一些环境因素包括帽子、刷子和理发设备的污染。
性别:皮肤癣菌感染男性约是女性的5倍。男性较女性更常患足癣和股癣。青春期后,男性患甲癣的概率也要高于女性。但断发毛癣菌引起的头癣在女性成年患者较男性成年患者更常见。
部位:皮脂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疾病的活动度可能与某一部位皮脂腺的数量和活动性有关。在足癣发病中,缺乏皮脂腺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生活习惯:穿着封闭性的鞋子使足癣和甲癣的发病概率显著增加。
皮肤屏障:皮肤屏障被破坏或皮肤浸渍更有利于皮肤癣菌入侵。
2. 常见皮肤癣菌病的病因:
1)体癣: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等感染引起。可由接触受感染的患者或动物直接传染;由接触污染物传染;由于足部皮肤癣菌的定植自身接种所致。儿童患者更可能由于接触亲动物性真菌的动物所致,如从猫或狗感染犬小孢子菌。紧身衣服、湿热气候常与体癣发生相关。职业或娱乐暴露(例如宿舍、健身房、更衣室、户外工作、格斗)是重要的易感因素。
2)股癣:股癣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占皮肤癣菌病的第二位。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所致,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也可导致。由接触受感染的患者直接传染或通过接触污染物感染所致,或由于足部真菌定植自身接种所致。
3)手足癣:手足癣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手癣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足癣是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的皮肤癣菌感染。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所致。封闭式的鞋子会增加感染几率,公共浴池、游泳池等会增加感染几率。
3.夏季特点
真菌喜温暖潮湿,最适生长温度22℃~36℃,相对湿度95%~100%。夏季真菌繁殖常较快,夏季手足及身体皱褶处常多汗、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皮肤癣菌病。
4.治疗
1) 体癣与股癣:
局部治疗为首选,常用咪唑类药物有1%联苯苄唑、2%咪康唑、1~3%克霉唑、2%酮康唑、1%益康唑、2%舍他康唑等;丙烯胺类药物有1%萘替芬、1%特比萘芬或1%布替萘芬制剂;其他有2.5%阿莫罗芬、1%环吡酮胺、2%利拉萘酯等。根据不用临床类型选用不同剂型,每日外用2次,疗程为2~4周。
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适合于广泛或炎症性强的皮损。常用药物为氟康唑 150mg, 1次/周,共4~6周;伊曲康唑,100mg,每日1次,共15天;特比奈芬,250mg,每日1次,共2周。
2)手癣与足癣:
轻度的趾间型足癣可予烯丙胺(allyamine)、唑类(azole)、环吡酮(ciclopirox)、苄胺类(benzylamine)、托萘酯(Tolnaftate)、十一烯酸(Undecenoic Acid)等外用药治疗。角化型手足癣可加用角质剥脱剂,如尿素、水杨酸或乳酸制剂。
严重性或难治性足癣可以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特比奈芬,250mg,每日1次,共2周; 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共2周; 或200mg,每日1次,共3周;或100mg,每日1次,共4周。氟康唑 150mg,1次/周,共3~4周; 或氟康唑 50mg, 1次/日,共30天。如果合并甲真菌病,应治疗甲真菌病,以防止足癣复发。
足癣发生浸渍、剥脱、恶臭时应通过革兰氏染色或细菌培养寻找是否存在细菌共感染。细菌感染确认后,应采用抗生素治疗。
水疱-大疱型足癣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所致,应在启动抗真菌药治疗同时,采取外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对症治疗。
4.预防及防止复发措施:
1)体癣与股癣:
尽量避免与其他患者、有真菌感染的动物密切接触;
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浴盆等;
穿宽松衣物;
洗澡后充分擦干;
减肥(如有肥胖);
洗烫被污染的衣物和床单;
局部使用散剂;
对患者患有的手足癣、甲癣和头癣等应积极治疗。
2)手足癣: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保持足部干燥;
不共用毛巾、浴巾、拖鞋等,洗脚盆、浴缸要经常消毒;
袜子要勤更换,不与其他人的一起洗涤以免交叉感染;
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足癣要同时治疗。
本文是付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