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图谱》译者前言
在2012年北京COA会议期间,我在世界著名科技出版公司Springer的展台前,看到一本封面清新、装帧设计别致的英文原版 《Atlas of Osteoporosis》,信手浏览,一下子被书中的文字内容及精美绝伦的图片所吸引,兴趣所在,令我爱不释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虽然价格不菲,可我如获至宝,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收入囊中。
会议间隙,我细读这本书,更是深感其价值可贵:与迄今出版的同类书比较而言,该书收集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与骨质疏松症所有相关领域最为齐全的图片。图片的种类有照片、病理学切片、组织学标本、放射学摄影图像、流程图、原理图、解剖学图解、统计学表和图表等。对骨质疏松症有兴趣的读者而言,这种创新性的设计特别具有实用价值。图谱的内容既包括了学界已公认的有关骨骼的生物学、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营养、体育锻炼和生长方面的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而且也涵盖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如: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骨密度测定、骨转换标志物的实验室评价、当今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新药开发等。精美绝伦的图片、四色版式印刷技术以及宽广而深入的循证医学信息量,使该书成为骨质疏松症研究及治疗领域极为有用的,非常宝贵的资源。整本书的排版布局给人一种极具冲击力的美感,除学术内容外,也极具收藏价值。
机缘巧合,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冯智勇编辑,和他谈起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冯编辑问我,既然你认为该书是这么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可否有意翻译成中文,以供广大的医学界同行共享?我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这可是我多年的梦想!我的中国梦!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来,特别是从事脊柱外科10多年来,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深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困扰,他们背痛难忍,且逐渐驼背畸形,甚至严重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程度。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退行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椎体骨折且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等,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合并的骨质疏松症的影响,骨密度是预测脊柱内固定器械获得把持力的重要的独立因素。因此,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复杂脊柱疾患时,贯彻先进的脊柱重建理念实属必然,这就要求脊柱外科医生不但要具备关于骨质疏松症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等坚实广博的基础知识,也要了解其前沿进展。我国骨质疏松症预防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医疗保健专家,教育工作者和媒体有必要向公众传播,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必须从儿童开始。正如《内经》记载:“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出于一线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兴趣的不竭动力,还有我们的中国梦,我和团队的战友们,301医院的同行们以及出版社编辑们精诚团结,竭尽全力,以极大地热忱和艰苦努力,保证了该书翻译及审校的高质量、快速如期完成。又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王岩院长进行主审,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也诚恳希望广大读者对我们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指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晋大祥
本文是晋大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