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阻滞解决大问题--神经阻滞加毁损治疗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简单回忆病例)某女,86岁,以“头痛头晕伴呕吐1周”为主诉入院,入住消化内科后,纠正低钾等相关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后,症状无改善,仍不能进食,坐起头晕,不能下地,予脂肪乳、氨基酸等支持治疗,患者1月前曾患带状疱疹,经皮肤科会诊后(疱疹已褪,仅留局部疼痛伴触痛过敏),建议请疼痛科会诊。疼痛科会诊示:患者左额顶(左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可见疱疹遗留色素沉着,VAS7分。初步诊断为: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伴自主神经症状。转疼痛科治疗后,予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即行眶上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当日疼痛减轻,VAS1分,头晕症状减轻,转入第二日患者即可进食,停脂肪乳、氨基酸等支持治疗,逐渐开始下地活动。1周后疼痛较前有所恢复,VAS4分,患者家属要求行三叉神经微创治疗。鉴于患者自身体质及前述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佳,科内讨论后行经皮穿刺眶上孔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治疗后原疼痛区疼痛减轻,VAS1分。1周后疼痛未加重,VAS0~1分,可进食,未见头晕呕吐症状,患者出院。
神经阻滞是直接在神经干、神经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信号传导。神经阻滞疗法(nerveblocktherapy)利用神经阻滞方法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疾病。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效果确切、见效快、相对安全、无胃肠道副作用。为疼痛科医生治疗的法宝。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滞感觉、交感神经,直接阻断躯体疼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 经传导通路,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神经阻滞不仅在作用时间内阻断了疼痛刺激,解除障碍部位的肌 肉痉挛和血管收缩,取得及时止痛的效果,而且通过改善机体内稳态,因而能有效地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而得到更长时间的镇痛效果。
3、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阻滞交感神经,使其支配区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水肿减轻,缓 解内脏和血管性疼痛,缓解交感神经紧张状态。
4、抗炎作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区域血流量增加---内因性抗生素增加---发挥抗炎作用。 (内因性抗生素由白细胞内的微小蛋白,它在循环不好时不能发挥作用)。
适应证:范围广泛,包括急性痛、慢性非癌性痛、癌痛、非疼痛性疾病(面肌痉挛、眩晕等),镇痛效果迅速、确切。
本文是樊肖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