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常见症状?
消化科就诊的患者经常会这样描述自己的症状:“我经常胃痛……”或是“我是老‘胃病’患者了……”有时候患者会要求医生:“您帮我开点胃药就行了。”这些时候,医生常常会让患者详细描述疼痛或不适症状的具体表现。有些患者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按照胃病开药不可以吗?实际上,虽然都表现为腹痛或是腹部不适,症状之下隐藏的疾病可能是不同的,对应的治疗措施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患者所说的“胃痛”,医生多数会描述为“上腹痛”。很多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但这些疾病在疼痛的具体部位、疼痛性质和疼痛节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医生对症状进一步详细询问是很有必要的。典型溃疡病的上腹痛有以下特点:
1、疼痛部位:消化性溃疡的疼痛部位多数位于上腹部,但是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稍有不同。胃溃疡的典型疼痛部位在剑突下或上腹部偏左的位置,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偏右,部位比较局限。
2、疼痛特点:
长期慢性疼痛。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是长期的,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这是由于溃疡有自愈的特点,症状的发生是与溃疡病的反复活动-自愈有关系的。有些患者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也能痊愈,但是间隔一段时间又开始发作。
反复发作及周期性。这与长期疼痛是一致的。溃疡病患者的疼痛多数不是一年四季持续性的,有缓解-复发-再次缓解-再次复发的规律。症状发作与季节、气候有很大关系,多数溃疡病患者在天气突然变凉或气温下降时出现症状,因此多数在秋冬之交和春节发生。有的患者症状发作与工作紧张、情绪应激等因素有关。这种周期性的特点使秋冬季成为一些溃疡病患者最为担心的季节。
节律性疼痛。溃疡病患者疼痛的发生和缓解与进食关系密切。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多数发生在进餐后半小时左右,经1~3小时胃排空后腹痛症状缓解,表现为进食-疼痛-胃排空后症状缓解的特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多数发生在空腹时,即进食后3~4小时左右,有时候表现为夜间疼痛,进食或服用碱性药物后能迅速缓解症状,表现为空腹-疼痛-进食后症状缓解的特点。所以经常会见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加餐”的现象,甚至有些患者因为疼痛而频频进食导致体重增加。
除了典型的疼痛症状之外,消化性溃疡病还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如反酸、烧心、腹胀等,胃溃疡患者由于进食后导致的腹痛可以出现“不敢进食”的现象,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等。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如果合并上面所说的典型疼痛,那么医生就要考虑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了。
本文系高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高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