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性阴道病的防治
阴道自净作用一旦被打破,或外源病原体侵入,即可导致炎症,月经周期的性激素变化,使用避孕工具或药物,频繁性交精液改变阴道液成分,药物如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以及致病菌等,改变了阴道的内环境;加上寄生于健康妇女阴道中的各种细菌相互制约,失去平衡而致病。
本病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为33%~64%。由于本病可引起多种妇产科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绒毛膜炎、羊水感染、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子宫内膜炎等。当细菌性阴道炎作为单一危险因素时,发生早产的相对危险度为正常对照者的2.6倍;而细菌性阴道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一起作为危险因素,发生早产的相对危险度高达6倍。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粘附于阴道壁,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确诊:①阴道分泌物较正常稀薄均匀,呈鱼水样。②阴道PH值>4.5。③鱼腥样气味的氨臭味试验阳性。即将1%氢氧化钾1~2滴滴在阴道分泌物玻片上,发出烂鱼般氨臭为阳性。 ④湿片镜检发现线索细胞。取阴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数滴生理盐水混合,置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找到20%以上为线索细胞。具备以上四项中的三项即可确诊。
治疗: ①甲硝唑:首选药物。每次500mg,每日2次,7日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效果最好。也有医生每次用400mg,每日2~3次,5~7日为1个疗程。②氯林可霉素:用法为口服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也可阴道上药,用1%或2%氯林可霉素油膏涂擦阴道,每日1次。③匹氨青霉素:每次700mg,每日2次,6~7日为一疗程。④双氧水阴道冲洗:每日1次,共7天。用1%乳酸液或0.5%醋酸液阴道冲洗,改善阴道内环境。
预防:加德纳阴道杆菌由性接触传染,女方患细菌性阴道病者,其性伴侣80%~90%从尿道中可培养出此菌。在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其配偶也要进行治疗,甲硝唑孕妇忌用,克林霉素孕妇慎用。尤其口服用药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妊娠期可服用青霉素族。
本文是雷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