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宏翔 三甲
陈宏翔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皮肤性病科

首个"人造生命"将带来的威胁 (原创)

2117人已读

首个"人造生命"将带来的威胁 (原创)

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首次成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20日的《科学》杂志上。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儿”)。辛西娅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也是第一种以计算机为父母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物。文中提到“有人称赞这项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深远意义堪比伽利略、哥伦布、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先贤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的诞生使现在人类的能力已经拓展到可以“操纵”自然界。不过这一科技突破也引来不少诟病,批评人士说人类怎能堪当“造物主”之职,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下令在下周举行听证会,评估其风险。评估其风险?估计奥巴马是要评估他的敌对组织、恐怖组织利用这一技术造成对美国威胁的风险;同时评估其作为武器的价值吧?
早在对克隆技术的评价中,布莱尔的态度就是那是上帝做的事,我们不应该插手。不知道奥巴马的听证会会出现何种导向。但是,这项技术是极端危险的。相比核原料在黑市的走私还有可能被控制,生物科技的控制和监管远远比物理方面的监管要难。人类染色体组项目的完成,分析生命的DNA序列速度极大地提高,分析成本迅速下降。以往需要数年并花费数百万英镑的工作,现在只需数天和数千英镑便能解决问题。中国现在所有的生物公司,人工合成一个DNA碱的价格就在2-3元。这意味着未来很快几乎任何人都能定制DNA,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想法可能是邪恶的。创造邪恶生物带来的问题与枪炮和炸药不相同,一旦出笼便能自我快速繁衍。那些科幻电影,“异型”、“生化危机”之类的场面会成为现实吗?
研究的名义当然是以正义的出发,说可能用细菌造出能源,替代石油。这有可能,利用改造或挑选的细菌进行生物发酵生产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产生出燃料替代物当然可能。但是,花了巨额研究人造生命制造生物能源很可笑,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我不知道先要给这些细菌提供多少能量。准确的来讲,文特尔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人造细菌,而是一种人造支原体。而支原体是基因组最小的生命。但是,不论其大小,一但能制造出来,理论上便能制造出基因组大若干倍的各式生物。从一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异型”的出现为时尚早,但用其制造生物武器的肯能是不能不让人警觉的。根据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利用一种人造细菌,导入毒力基因,它就成了致病菌;有耐药基因导入,它就成了耐药菌;对常规抗生素都耐药,它就成了“无敌菌”;大片断毒力岛基因的插入,它就成了“强毒株”;找出人种族间的基因组差异后,对细菌进行修饰,它就可以只感染某一种族,而对其它种族无害......。如果是希特勒时代这一科技成熟,那某些种族可能已经灭绝。
还有学者在小看这一发现,部分科学家的评价文特尔研究所只是部分合成了现有细胞,并未跨越“无中生有、创造生命”的界限,他们认为它只是一个带有人造基因组的生物体,而非人造生物体。这已经是刻舟求剑、自欺欺人的看法了。
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人掌握让病原体大量爆发以及让其他动物感染并快速跨越物种传播的技术。但SARS、H1N1等疾病的爆发已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至今还没有清除掉所有的威胁。那么一旦有种族特异的病菌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发明者克雷格·文特尔本身就是一名具有争议的生物学家,曾在越南服役,同时也是一名财产过十亿的企业家。我们不知道他会把这项技术领向何方,也不只奥巴马的听证会会作出何种决定。有些科学家赞同开放这门科学,然而如何避免这种威胁?阻止邪恶者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一方有更多智者,让自己一方保持科技的领先。科学界一些人质疑这将使基因组研究活动变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比赛,但正如核技术的发展,避免威胁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至少要面对这场竞赛,参与这场竞赛。

陈宏翔
陈宏翔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