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每年约万人罹患帕金森病
http://news.southcn.com/g/2011-04/12/content_22596665.htm
昨日是世界帕金森日,主题为尊重生命,重塑尊严。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邵明表示,因药物、手术价格十分昂贵,中国许多患者放弃治疗,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帕金森病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根据推算,广州每年约有1万人患上帕金森病,其中约两成患者在55岁以下。”邵明表示,随着病情加重,治疗上也遇到一定困难,“目前常用药有七八种,除了其中一两种是国产外,其余都是进口药,因此到疾病中晚期,患者的药费每月大约要2千到3千元,如果要做手术,费用高达20万元,许多患者因此放弃治疗。”
尽管该病已纳入门诊慢性病范畴,可每月医保报销额度十分有限。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加大对患者的重视,为他们争取更多医保补助,加大资金投入。
◎链接
防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根本措施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承勇教授介绍,据最近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全球400万患者中有170万人在中国,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并日趋年轻化。其中知识分子患帕金森病的比例比其他人群略高,并呈增长态势。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年龄老化所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遗传、环境毒素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因此,控制帕金森病,最为重要的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才能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刘承勇认为,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是可以观测出来的,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不自主运动。
百病防为先。刘承勇认为,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同时要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而且要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此外还要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南方网编辑:张伟雄
本文是刘承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