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垂体腺瘤

发表者:杨利超 人已读

1. 垂体腺瘤是一种什么样的肿瘤?

垂体腺瘤是颅内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近二十年来,随着内分泌诊断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设备的进步,垂体腺瘤的临床病例增加甚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按临床内分泌情况,最常见的是泌乳素细胞腺瘤﹙PRL腺瘤﹚,可占到40﹪~60﹪。其它依次是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占20﹪~35﹪。生长激素细胞腺瘤﹙GH腺瘤﹚,占20﹪~3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腺瘤﹚,占5﹪~15﹪.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TSH腺瘤﹚及促性腺激素腺瘤、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等。

2. 垂体泌乳素腺瘤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泌乳素腺瘤临床上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两性中发病的高峰在20~40岁,而女性有两个发病高峰,即20~30岁和60~70岁,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生育期女性多表现为少经或闭经、不育和溢乳。男性和绝经期女性多因肿瘤长期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视神经引起视野视力障碍才发现此病,还可伴有垂体其它功能底下表现。重者乏力、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精神异常﹙8﹪﹚、毛发脱落、骨质密度增加、肥胖等。

3. 如何诊断垂体泌乳素腺瘤?

目前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诊断根据以下三方面:

﹙1﹚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临床表现:①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闭经、泌乳及性功能障碍。②瘤体的占位效应导致的头痛、视力视野损害;③雌激素的长期不足可导致骨质疏松不孕不育。在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胡须稀少、乳腺增生、泌乳、不育、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等

﹙2﹚影像学诊断 主要依靠颅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CT及核磁共振扫描可发现垂体及鞍区异常密度及信号影,影像学诊断也是目前的主要诊断方法。

﹙3﹚内分泌学诊断 垂体泌乳素细胞分泌泌乳素﹙PRL﹚受下丘脑调节,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RL正常最大值女性为30ug/L,男性20ug/L,如PRL>100ug/L系垂体瘤所致,>300ug/L则PRL腺瘤较肯定。

4. 垂体泌乳素腺瘤都有哪些治疗方案?

目前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1﹚药物治疗代表性的药物有溴隐停,卡麦角林,诺果宁等。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为溴隐停,其机理主要是选择性激动泌乳素细胞膜上的D-2-R,从而抑制泌乳素mRNA基因的表达和泌乳素细胞代谢,导致泌乳素合成分泌减少,同时使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卷曲,并抑制细胞繁殖,致使肿瘤体积皱缩。

服用溴隐停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恶心、体位性眩晕、疲乏、鼻腔充血等:药物治疗的缺点主要是服药时间较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停药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可升高或肿瘤又扩大。另外,也可致使部分肿瘤纤维化,增加手术切除的难度。

﹙2﹚显微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绝大多数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得以治疗。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即为伽玛刀治疗,伽玛刀系统属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根据立体定向原理,利用201个微小的放射源钻60放射出的丫射线,对颅内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靶点,使用一次大剂量的窄束射线精确地聚焦靶点,使之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颅内疾病的目的。

5. 手术治疗都有哪些方式?

手术治疗分为经额下开颅手术入路和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入路两种方式。

经额下开颅入路可以清楚的显露鞍上结构,其适应证为向鞍隔上发展及颅底、海绵窦浸润的侵袭性肿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具有路径短、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适应证主要是:(1)肿瘤局限于鞍内或向蝶窦突出;(2)前置型视交叉;(3)合并空蝶鞍或已有脑脊液鼻漏;(4)囊性垂体腺瘤或垂体腺瘤卒中;(5)呈柱状向鞍上延伸肿瘤;(6)肿瘤向斜坡浸润;(7)年高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6. 目前咱们医院都开展了什么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

经额下开颅入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早十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展,但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路径短、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外观等优点,自2007年由我们科王冠军主任在许昌市成功开展首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以来,已有近百台成功案例。深受患者好评,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也是目前我们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特别是在2010年我们科新进了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和神经外科高清显微镜,是该手术有了非常高的安全保障。

7.垂体腺瘤患者术后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因为垂体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入路治疗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五到七天即可出院,出院后可正常生活,一月内复查核磁共振及化验内分泌激素,若无明显异常,即代表治愈。若有少量残留可辅助伽马刀放射治疗也可达到治愈目的。

本文是杨利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