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难控制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第一:
对于血压不能降到目标值,
要注意:一看用药是否合理、用量是否充足。高血压如果用药血压不降,这时不是换掉原来的降压药,或者是在原来的降压药的基础上加量。因为一种常规剂量的降压药的降压幅度也就是10mmHg左右,加量一般最多也就是能降20mmHg血压,再加原来的药降压效果增加不大,仅能增加5%的药效。然而副作用却增加明显。因此正确的调整降压药的方法是:在原来降压药的基础上加另外一种药
; 在加药后用三周降不到正常,再加另外一种降压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公认的有较好效果的降压药共有六种可供选择。(
共有六种降压药可供选择。这六种药是1: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之类;2:血管经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之类;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4:血管经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之类:5: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还:6: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卡维地洛等。(2011年我国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第六种已经不作为首选,但是有肾病的患者还是需要选用)以上这六种药物,尽量用每只用一次就可以的长效降压药,这样可保持血压的稳定。如果用药效果不好那就到医院的心血管科找大夫给你按以上六种酌情配药。但要注意,以上这六种降压药,不是可以随便配伍的,需要得到医生的指点。
一般来说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用四种降压药,每种都用足够量,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药,配合中药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汤药治疗,单就原发性高血压病完全可以将血压控到正常范围。假如应用汤药配合足量(达到药物说明书中推荐的最大剂量)应用三种以上降压西药(包括一种利尿药)一月多时间,血压还是降不到正常,并且排除了生活中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那就要到医院做高血压专科方面的检查,做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
第二: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病有因肾脏引起的,如肾炎等导致的肾脏损伤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还有的是体内有关内分泌的腺体如肾上腺,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动脉以及肾脏以外的体内较大的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等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到高血压的专科做肾上腺的CT以及大动脉血管的造影,动脉功能检测,各种生化检查等。
找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采用手术治疗,有的可使高血压很快痊愈。但是,我们在临床常常碰到这样的患者,是有些高血压时间长了,动脉严重硬化,切除肾上腺后血压并未恢复正常。还有的虽然刚发现有高血压,血压也不是很高,造影肾动脉狭窄,放支架扩张肾动脉后,当时血压下降,但以后血压又上升,还得靠药物治疗。因此手术要慎重,发现肿瘤要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对恶性的立即切除。对良性的根据体内激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的观察,以及治疗用药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手术。只有在药物无效时酌情考虑手术治疗。不建议一发现高血压还没有充分的药物治疗就检查、手术。
第三:如果检查没有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病,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那就是生活中有影响血压下降的因素需要排除。如影响血压不降的因素是你从生活中是否配合药物治疗,而做了调整,如忌酒,戒烟,生活规律 坚持体育锻炼
劳逸结合消除过度忙碌导致的精神紧张,以及长期愤怒或者情绪闷闷不乐的抑郁等等原因。过度肥胖而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
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血压升高,抗风湿的消炎止痛药、强的松之类的皮质类固醇激素药,避孕药和甘草片 等
;以及少一些其他疾病长期应用环孢菌素红细胞生成素和一些少见的疾病情况如:可卡因尼古丁过量;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急性铅中毒
等。总之,血压不降,不是药物不效,而是有其他原因。要找大夫分析原因。
如果检查,没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是一种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血压调节机制严重紊乱,全身弥漫性动脉硬化而引起的血压难以下降,可
以配合中药治疗,是有利于难治性高血压的血压降下来的。因为高血压病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管痉挛。长期血管痉挛导致小动脉硬化严重,引起心脑严重缺血又会反射性的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对降压药不敏感,这样造成血压越来越高的恶性循环。中药平肝潜阳,泻火安神补肾平肝的药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而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药物可改善小动脉和微循环,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有利于血压下降,还能够避免有于脑血管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导致脑血管的自我舒张收缩代偿功能低下而发生在血压下降过程中,由于下降速度过快,脑血管不能迅速扩张导致脑缺血的发生。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长期患高血压病人,由于严重动脉硬化,存在心脑肾等重要的脏器供血不足,会激发人体的升压机制,使血压难以下降。这时候,降压会带来不适,这时的血压高,不是一味的加大降压药来降压,而是要先重点改善心脑缺血,中西药配合治疗,就可使血压逐渐缓慢的降低。
本文是秦黎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