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年龄组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表(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表)
各年龄组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表(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表)
何为矮小?
现身高小于或等于上表中相应年龄的矮小身高值时,就可下矮小症的诊断(提示存在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身高在相应年龄的矮小值与平均身高值之间时,属于偏矮。不过,骨龄才是反应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不能仅仅以年龄。如果一个8岁的儿童,虽然身高与正常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其因为早发育,骨龄已经11岁,与11岁儿童平均身高相比就属于矮小了,成年身高就会达到矮小诊断标准。但如果同样是8岁儿童,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CM左右,但骨龄稍落后,只有7岁时,(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差不应该超过2岁,超过2岁视为异常),则成年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如何测量准确身高?
准确测量身高时需要“四同” 1、相同的测量时间(人的早晚身高是有差异的); 2、同一标准身高测量尺(在家测量时,也可在墙面上贴一张纸后测量,画线后再量高度,但头顶上的尺一定要与墙面垂直,最好用三角尺); 3、相同的测量者(不同人测量时可能卡尺的松紧度有差异); 4、被测量者相同的站法(要求两脚并齐靠拢,脚跟、臀部、背部、头均靠墙,且头靠墙时一定要注意两眼平视,不能过仰,挻胸、收腹、腰部尽量挻直)。
如何判断青少年儿童身高是否正常呢?
通常将身高低于正常同龄人、同性别的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相当于第三百分位),2岁~青春期前身高增长速度每年小于4-5厘米称为矮小症。矮小是可以治疗的,但必须把握时间。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骨龄如果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如果超过17岁,这时孩子的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许多孩子往往就是因此忽略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发现孩子可能是矮小的时候应上医院检查,查找原因,及时治疗,让孩子健康长高。
影响儿童身高增长的因素与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睡眠有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身高标准


本文是樊启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