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职业与男性精液质量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精液质量分析,探讨计算机职业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技术,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使用北京伟力公司WLJY9000仪器,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到我院生殖与不孕研究所就诊的221例以长期使用计算机为职业的男性精液从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①221例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量(2.74±0.86)ml, 精子密度(74.66±52.47)×106/ml,精子活率(58.42±22.47)%,精子活力a+b级精子(42.54±18.34)%,a级精子(26.07±14.69)%,其中正常组102例(46.15%),异常组119例(53.85%)。②与同期育前检查组比较,各项精液质量参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精子活率和活力呈现下降趋势;与同期育前检查正常组比较,精子活率, a+b级精子和a级精子呈现极显著的下降(P<0.01)。结论:计算机职业可能引起男性精液质量的异常。应重视计算机从业人员自我防护,从而改善精液质量,提高生育力。 近几十年来,男性生育能力在不断下降,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增加。关于职业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工作环境中的多种理化因素可通过不同途径及作用方式影响精子发生及精液质量。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对于计算机职业与男性精液质量异常的关系,目前国内已有个别报道。本文通过对成都市221例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参数的分析,探讨计算机职业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7月-2009年6月到我院生殖所进行检查的221例均为从事编程、网络维护、设计、通讯、银行等长期使用计算机工作,每天接触计算机时间大于6小时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取其完整精液为标本进行分析,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1.50±3.52)岁,其中育前检查168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0.96±3.22),不育检查53例,年龄27-47岁,平均年龄(33.21±3.90),其中原发不育38例,继发不育1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规定:在实验室附近取精室内手淫法取精,收集禁欲时间至少48小时,但不超过7天的完整精液标本于一干净、广口、无毒的塑料容器中,立即放入37℃水浴恒温箱内存放。
1.2.2 精液质量分析标准:按《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资料与方法为标准:①精液量≥2ml;②PH≥7.2;③精子密度≥20×106/ml;④精子活力在射精后60min内,50%或更多具有前向运动(即a+b级),或25%或更多具有快速前向运动(a级);⑤精子活率≥60%。同时达到上述指标者为精液正常。
1.3 统计学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成都市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质量 在221例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分析中,正常精子102例,异常精子119例,异常率53.85%(119/221)。其具体参数参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异常组精液中精子活率,a级精子和a+b级精子与正常组比较呈现极显著的下降(P<0.01)。
表1 221例成都市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质量
Group |
N |
Volume (ml) |
Concentration (×106/ml) |
Viability (%) |
Grade a+b (%) |
Grade a (%) |
Total |
221 |
2.74 ±0.86 |
74.66 ±52.47 |
58.42 ±22.47 |
42.54 ±18.34 |
26.07 ±14.69 |
normal |
102 |
2.99 ±0.77 |
88.96 ±46.50 |
75.92 ±9.97 |
57.78 ±9.29 |
38.20 ±9.92 |
abnormal |
119 |
2.52 ±0.87 |
62.40 ±54.36 |
43.41** ±19.09 |
29.48** ±13.43 |
15.68** ±9.05 |
Max. |
- |
4.0 |
226 |
97 |
82 |
68 |
Min. |
- |
0.3 |
0 |
0 |
0 |
0 |
注:表中肩注**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2.2成都市计算机职业男性育前检查精液质量与同期育前检查男性精液质量比较 221例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检查中,育前检查组168例,其中正常精子87例,异常精子81例,异常率48.21%(81/168),高于同期育前检查组异常率38.40%(321/836)。具体参数参见表2。
表2 计算机职业育前检查与同期育前检查精液质量比较
Group |
N |
Volume (ml) |
Concentration (×106/ml) |
Viability (%) |
Grade a+b (%) |
Grade a (%) |
control |
836 |
2.85 ±0.92 |
77.15 ±53.88 |
67.36 ±18.41 |
49.81 ±14.92 |
30.08 ±12.90 |
Control normal |
515 |
3.00 ±0.78 |
87.94 ±49.33 |
76.90 ±19.31 |
57.87 ±8.46 |
36.30 ±9.77 |
Fertile computermen |
168 |
2.70 ±0.84 |
79.99 ±52.58 |
62.61** ±19.77 |
45.88** ±16.34 |
28.45** ±13.72 |
注:表中肩注**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职业育前检查组与同期育前检查组比较,精子活率和活力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但与同期育前正常组比较,精子活率、a级精子和a+b级精子呈现极显著的下降(P<0.01)。
3.讨论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本研究表明计算机职业对男性精液质量有一定影响,计算机职业异常组精液质量下降明显,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计算机职业育前检查组与同期育前检查组比较,精液质量也有下降趋势,计算机职业不育组其精子异常率也高于同期不育组。
计算机职业男性精液质量下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久坐致阴囊温度升高。精子的发生与生长需要35℃的相对低温条件,计算机从业人员长时间处于坐位,阴囊和会阴部局部温度升高,致使睾丸温度高于精子生长发育的生理温度,温热可引起睾丸发生代谢及各种生化反应的改变、免疫反应的改变及生精微循环的改变,最终导致睾丸生精障碍,精液质量下降。②久坐致睾丸、附睾和精索受压。睾丸、附睾、精索周围静脉丛血液淤滞,静脉内压力增高,影响睾丸新陈代谢,睾丸内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血液内CO2蓄积,睾丸和附睾缺氧、废物代谢不畅,对精子生成和储存不利。③电离辐射对精子影响。在人体中,睾丸是对辐射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计算机显示器工作时可产生一定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内外环境中物质电离,使各种细胞器发生损伤,这种损伤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从而引起杀伤和诱变各种作用。另外笔记本电脑长期放在大腿上使用,也是非常有害的使用方法。④心理紧张因素。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工作强度和紧张度高,常处于持续紧张和焦虑状态,这种情绪可通过大脑改变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和敏感性,对精子生成产生影响。⑤泌尿系统炎症。计算机从业男性久坐,从而使前列腺受到压迫,前列腺液排泄不畅,形成郁积;憋尿使尿道压力增高,易使尿液反流入前列腺,这些都易导致前列腺炎。炎症可引起精子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精子的功能和受精能力。计算机职业男性因受以上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引起精液质量的显著降低,从而造成该职业男性精液质量明显下降及不育的高风险性。
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的关注,对男性的精液质量日益重视。职业特性对于人类生殖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事计算机职业的男性为了预防不育的发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防护,工作环境应相对凉爽,衣着相对宽松,避免长时间久坐等可致阴囊温度升高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尽量减少和电子产品的接触,多饮水、不憋尿、不酗酒、少食辛辣食物、性生活有规律,从而提高精液质量,促进和改善这类职业人员的生殖健康,提高生育力。
此文发表于《四川医学》2010年第3期
本文是杨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