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谢晨 三甲
谢晨 副主任医师
哈医大四院 微创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保健

3729人已读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也就是说,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是身体无病。

人可以活多少岁?按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它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是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25岁)来计算,因此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迄今活不到120岁?这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自己不能控制主宰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如气候、灾荒、战争、公害、污染等。另一方面是自己可以控制主宰的“自律、养生、保健”等。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大部分取决于自己如何调控。而取决于遗传因素仅15%,取决于社会因素仅1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居民的疾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患病率明显下降,如流行性感冒、痢疾、肝炎等。相反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病率却急剧上升。国家卫生部统计中心报告显示,目前,脑血管病在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中排名前三位(另外两个是:恶性肿瘤和心脏病。)

那么,什么是脑血管病呢?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有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比较典型的有脑梗塞。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均可造成患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如果病人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

(1)、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

(2)、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3)、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4)、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5)、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

怀疑脑血管病时应如何处理?

脑血管病是急症,所有急救措施、入院、CT检查、神经保护治疗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最好3小时内,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一旦怀疑脑血管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病人家属或旁观者),尽可能快速、安全地转运到最近的医院,待病人到达医院急诊室时,急诊作头部CT检查,明确诊断,尽早得到治疗。

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很高,即使经过抢救度过危险期保住生命,多数患者会留有残疾,患者本身非常痛苦,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病的危害很大,但也不是不治之症,如果了解它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很多脑血管可以避免。那么,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本病多见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性别: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3)、家族史: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增多。

(4)、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呈正比。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均可增加发生脑出血或脑梗塞的危险性。

(5)、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

(6)、心脏病:心脏病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其中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病变。

(7)、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高。

(8)、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促进脑动脉硬化,引起脑血管病。

(9)、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促发脑血管病。

(10)、吸烟:吸烟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11)、饮酒:过量饮酒、酗酒和慢性酒精中毒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脑血管发育异常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还有一些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及早到医院诊治使其得到控制。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1. 中老年人要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各种脑病最危险的因素。患高血压一定要达标治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测量血压,血压数中老年人140—150/80—90以内,别超过160汞柱。

2. 要控制血脂。中老年人每半年血脂四项一次。要合理膳食,要平衡低油脂,包括肥肉,炒菜油,炖菜上面的油要打出去不要啦。每顿饭粮食不要太多,总数七八成饱。要改变饮食高蛋白的习惯。如果粮食吃的过多,吸收后到肝脏,也能转化为血脂造成肥胖。脂肪肝。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过多,超过自体需要量,也造成血脂过多肥胖,血压容易升高,又造成动脉硬化后也能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血栓,轻者半身不遂,重者死亡。

3. 节制长期大量饮酒,酒中乙醇,能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再加上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等物形成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变硬,管壁弹力纤维消失,就容易破裂失血,慢性堵塞形成脑血栓。

4. 长期吸烟,有人报道烟内有约30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可兴奋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放出一氧化碳,到血液中形成一种物质叫“自由基”,容易破坏光滑的血管壁的完整性,容易使脂蛋白,血小板,胆固醇,红血球沉积在粗糙的管壁上,形成斑块叫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后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栓的形成,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塞。

5. 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在血液中浓度超过正常值就能造成动脉硬化症。所以每年2次查血脂四项很必要。老年人应每三个月到半年体检一次,做心电图、血糖、血常规、尿常规。

6. 注意饮食,基本偏素,不吃动物油,吃植物油,不吃蛋黄、鱼子、动物内脏。

每天蛋白质也要补充(有瘦猪肉、牛、羊、鸡、鱼、虾、牛奶)

多吃绿色蔬菜,含缮维素,钾、钙、铁

7. 中老年人有高血压者要注意脑血管病的发生。

a. 忌大量用降压药,使血压骤降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同时血液粘稠度将增加,血小板,纤维蛋白质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脑血栓。

b. 冬天,因为天气冷引起的全身血管收缩,血浓度增加,纤维蛋白质浓缩,稠度增加。天气寒冷,血压不稳,导致脑出血,老年人冬季要防寒,防呼吸道感染肺炎。生活要规律,早晨起床不宜过早。

c. 按时测量血压,血压数应在150/90上下

d. 要坚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时用力过大,造成血压升高,易脑出血死亡。

e. 要保持心态平衡,免压力过大。要适当运动,力所能及做一些小活动。

f. 参加易激动活动之前,含硝酸甘油一片。

8. 药物补充:

a. 经常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合用,能对抗氧化“自由基”,

b. 肠溶阿司匹林用量每天一次100mg。

总而言之,要定期体格检查,对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减少钠盐和脂肪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肥胖和体重超重。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谢晨
谢晨 副主任医师
哈医大四院 微创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