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风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激素
很多肾病、风湿免疫病患者需要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但激素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治疗疾病,同时激素也有很多副作用,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破坏性影响。临床上看到很多患者如狼疮、肾病综合征、类风关患者因为不合理应用激素导致严重感染、骨病、糖尿病等,对人的伤害超过原发病。所以,我们应有效的利用激素的正作用,同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副作用的发生。那么激素如何减量呢?
一、激素减量的时机:
(1)使用病情已控制后2周开始减量,如成人斯蒂尔病可在体温控制2周后开始减,肾病综合征在蛋白尿转阴2周后开始减;
(2)对激素治疗反应较慢或无反应者,如顽固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疗后6-8周也须减量,不可无限期地长期大剂量用;
(3)出现严重的激素副作用,如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精神分裂症症状等;
(4)出现机会菌感染不能控制等。
二、减量方法: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疾病种类、病情波动、激素量、使用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减量。
1.疾病种类:较难控制的风湿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成人斯蒂尔病、多发性软骨炎及各种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大动脉炎等)一般减少速度慢,使用时间长;而容易控制的疾病如各种药物过敏等减量速度较快,使用时间较短。对于仅希望激素起“桥梁作用”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一般仅用小剂量,在二线药物发挥作用过程中逐渐减量。
2.激素量及使用时间:对于较难控制的风湿免疫病,大剂量激素疗程越长,减药速度越慢。在减量过程中,激素剂量越小,减量速度应越慢,。
3.病情波动:较难控制的风湿免疫病如症状出现反复,应增加的激素量为症状反复前剂量的50%,病情缓解后的减量速度比以前更慢。
4.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了较严重的激素副作用,如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机会菌的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在防治这些副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快地减少激素剂量。当然为顺利减量,可合用免疫抑制剂,有人主张:预期激素疗程大于2个月,剂量>10mg/d者,应合用免疫抑制药,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2周内,开始逐步降低激素量,以期在2-3月内降到15mg/d。
另外,对于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只要病情容许,提倡隔日减药法,其优点是较少发生骨质疏松、柯兴综合征及感染,有利于儿童的生长。
本文是冯少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