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光锁 三甲
王光锁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创下“世界纪录”

7891人已读
市人民医院创下“世界纪录”
早期肺癌根治手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舒老伯出院前与王光锁及其团队合影。(图片由市人民医院提供)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记者昨日从市医学信息中心获悉,市人民医院日前完成了世界首例单孔全胸腔镜肺段袖式切除术。这代表着我市肺癌根治手术,尤其是早期肺癌根治手术跻身国际水平。

设计方案“一箭三雕”

今年80岁的舒老伯咯血丝痰已有三年多,但辗转多家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病因。今年8月,舒老伯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建议他进行 纤支镜检查,发现他的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的根部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肿瘤,完全堵塞了他的段支气管。医生认为,这是一个低度恶性的肿瘤,应该尽早切除。

舒老伯被转入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进行治疗,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王光锁综合考虑舒老伯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他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手术方案。“由于患者年龄很大,加 上属于早期肺癌,我们希望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目的。”王光锁告诉记者,手术应该“一箭三雕”,一是把肿瘤切干净,二是最大程度的保护肺功能,三是最小 的创伤。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最大的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心,该科从2012年开始,在主任医师王正和王光锁的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单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将传统胸腔镜的三孔缩小到一孔,不仅让患者胸部疼痛减轻,更减少了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干扰,缩短了住院天数和费用。

截至目前,该科团队完成了国内最多的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今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胸外科学术大会发布,对于直径小于两厘米的早期肺癌,还有高龄、低心肺功能、伴随严重合并症和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患者来说,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也不影响肿瘤学疗效。

“树干”与“树枝”相吻合

“使用单孔技术可以让创伤达到最小,可是如果只切除肺段,肿瘤可能会有残留;切除整个左肺叶的话,患者就会丧失一半的肺功能,对于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家来 说,术后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王光锁表示,最理想的手术方案是在单孔技术下将肿瘤侵占的肺段和段支气管全部切除,再将剩余的段支气管与叶支气 管进行吻合,这就是单孔全胸腔镜肺段袖式切除手术。

在单孔条件下,对段支气管和叶支气管进行吻合确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专家表示,肺部的解剖结构很像一棵大树,叶支气管是树干,段支气管就是树枝,要将直径不一的树干与树枝相接,又是在一个只有4厘米的操作孔下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9月1日,王光锁主刀为舒老伯实施了手术。术中,由于采取了斜切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直径不一的问题。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这个在段支气管腔内的小肿瘤,各边缘都切除干净,未见残留。

由于是首例,团队考虑保险起见,让舒老伯术后第六天才出院。“一是为了确保气管接口完全长好,二是方便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王光锁表示,因为切口小,舒老伯术后几乎没有痛感,也没发生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舒老伯康复出院后,王光锁将此手术方式上报市医学信息中心进行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并在昨日收到市医学信息中心回复,该项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组建肺部小结节协作组

近五年来,肺癌是深圳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头号杀手”。但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肺癌发现呈现出早期化、年轻化和高龄化这三个趋势。

据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统计显示,在每年所接诊的1000多例肺癌手术患者中,早期肺癌占了五分之一。“肺癌的早发现肯定是一件好事。”王正表示,早期肺癌及时根治,五年生存率几乎100%,而中晚期肺癌只有20%到30%。

王正表示,肺癌的早期发现关键是依赖低剂量螺旋CT,它的放射量只有普通CT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是却能帮助我们在早期,甚至在还是毛玻璃样改变的超早期发现肺癌。“我们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吸烟史和家族史的重点人群,将此项检查纳入每年体检。”

为了适应肺癌的新变化,市人民医院不仅创新出全国首例单孔全胸腔镜肺段袖式切除术,更在院长邱晨的支持下,由王光锁牵头组建了国内首家肺部小结节协作组。 “这个协作组由呼吸内科、胸外科、病理科、体检科、麻醉科专家组成,开展对早期肺癌的多学科会诊和研究工作,希望能为早期肺癌确定最佳干预时机,以最小的 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王光锁表示。

王光锁
王光锁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