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58例临床观察 2
2结果
2.1两组室性早搏比较(见表1)两组对早搏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室性早搏比较
组别n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
治疗组581435984.5 |
对照组501132786.0 |
2.2两组心电图ST-T比较(见表2)两组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总有效率比较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比较
组别n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
治疗组581338787.9 |
对照组501133688.0 |
2.3治疗组用药心率及血压变化(见表3)
表3治疗组用药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x±S)
时段心率血压(mmHg) min收缩压舒张压 |
治疗前80.70±5.09112±3667±18 治疗后78.40±4.08114±2864±20 |
P>0.05P>0105 |
3讨论
老年人因肾虚,心失所养,心阳不振,心脉失养,则心悸、心慌不宁等症状。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益脉灵中黄芪益气补心,桂枝温阳通经,二药配合补心气通心脉为主药。党参助黄芪补气养心行气活血作用,三七有活血化瘀,养血行血通脉之功,故为臣药。五味子、炒枣仁、龙齿宁心安神,镇静定志,辅以养心,为辅药。苦参、黄连以佐制滋补太过,清心火以安心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宁神定悸,通调血脉,镇惊复脉之功效。由于心律失常是因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心失所养所致,故本方以气血同调,病证同治,对临床上各类心律失常,均收到良好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皂甙对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影响,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磷酸二脂酶的活性,而达到强心的作用,抗心律失常;另外,黄芪对心肌细胞缺糖缺O2性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心律,一般人群的发生率3.6%~5.0%[3],化学合成药物抗心律失常可有程度不同地使患者心律失常加重或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发生,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36%[4]。临床观察中药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早搏是行之有效的。本研究采用复方治疗心律失常,观察温阳益气、通络活血对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室性早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比较作用相似,故认为本药在临床上是值得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元柏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p33
[2]陈贵延.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p220~224
[3]胡大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快速心律失常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8(3):147~148
[4]杨国.心律失常的近代概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7~78
本文是徐京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