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肺栓塞诊治所面临的问题

发表者:刘双 人已读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常称为肺栓塞)是一种发病凶险的致死性心肺疾病。这些年来我国PTE的防治研究发展迅速,医生的诊治意识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1】,然而仍有误诊、漏诊和过度诊断的问题。

PTE的发生绝大多数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导致血栓脱落有关。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因素相关【2】。例如,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先天性缺陷可使静脉血栓形成增加10倍以上,其中蛋白C缺陷,引起的血栓形成占发病率的2%~5%,年轻患者中可达10%~15%,有蛋白C缺陷者100%发生DVT,表明二者关系的密切。蛋白S缺陷,占人群DVT的0.1%,占DVT总发病率的5%~6%。在西方国家VTE患者中蛋白C、S和/或抗凝血酶缺乏的检出率为10%~15%,而在我国汉族VTE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为30%~55%,其中尤以蛋白S缺乏为常见,这与西方以蛋白C缺乏为主不同,还有待于进一步细致研究。

另外,患者的后天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年龄、VTE史、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制动、下肢麻痹的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激素替代治疗及服用避孕药等【3】。《心肺血管病杂志》近期刊登了王秀荣等的文章,分析了56例肺栓塞发生在不同的临床科室。例如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24例,内科主要集中在心内科和神经内科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术后DVT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有报道普通外科术后发生PTE为19%,选择性神经外科为24%,髋关节矫形术为51%,膝关节矫形术为61%,术后DVT的发生也与患者的年龄、创伤程度、手术及术后制动的时间有关【4】。该篇文章强调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在疑似和确诊病例中20例死亡,占总病例的35.6%。充分证明该病的凶险性,提示该病是一种跨学科的疾病,各科医务人员都应对该病提高警惕,并遵循ACCP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指南预防应用抗凝治疗,避免发生猝死的悲剧。

在这里还需强调的是另外一个误区。即:错误地将呼吸困难或猝死病人一概认为是“肺栓塞”。笔者曾多次参与紧急会诊发现,某些因液体负荷过重出现肺水肿、药物过敏发生呼吸困难、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被当做“肺栓塞”,有些基层医务人员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做相关检查和进一步的鉴别,给予溶栓或抗凝,导致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应引起要高度重视。必要时一定要向家属或当事人讲明病情,权衡利弊。

PE诊断的同时应进行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决策。2008年10月30日,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公布了新的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新指南建议对可疑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对其PE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日内瓦(Geneva)和韦尔斯(Wells)两种评分系统对PE或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这两项评分系统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将PE或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当出现休克或低血压临床表现的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右室功能不全表现的超声心动图(UCG)证据或肌钙蛋白增高,均属于高危患者;如果患者无休克或低血压临床表现,但UCG提示右室功能不全和(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属于中危患者;若患者无休克或低血压临床表现,并且同时无右室功能不全的UCG证据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属于低危患者。下肢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确诊DVT的手段。对于高危和中危的患者,UCG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5】。特别是在急诊、危重症和心肺复苏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指南中指出,对于高危PE患者,如果UCG提示右室功能不全,应当立即进行CT扫描。假如患者病情重,条件不允许进行CT扫描,可以立即开始经验治疗。对于临床怀疑PE并且CT扫描阳性的高危患者,应立即给予包括溶栓在内的相关治疗措施;当临床评估怀疑PE并且多排CT扫描阳性的患者,应启动PE的治疗;而多排CT阴性者则不需要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对于低度和中度临床怀疑PE的患者,应先行D-二聚体检查,阴性者则不必进行PE的治疗,阳性者需进一步行多排CT扫描,CT扫描阳性者,则需要开始PE相关治疗,阴性者无需治疗。

关于VTE的防治,需要全方位、立体化的方案,建立以“防”为主的观念。强调要加强预防的人群。他们包括:1)具有高危因素并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尤其是骨科关节相关的手术;2)某些内科疾病急性期,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并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3)在ICU中的高危因素患者。根据ACCP指南【6】,针对外科手术的病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的规模及危险因素,进行分等级预防:年龄<40岁,小手术,无其他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应坚持早期持续活动,无需预防抗凝。对于非大型手术,年龄40~60 岁不伴其他危险因素,或小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的中危患者,推荐小剂量普通肝素(UFH)(5000Ubid)或低分子肝素(LMWH)≤3400U/日。年龄>60岁的高危患者,推荐小剂量UFH(5000Ubid)或LMWH>3400U/日。而极高危患者,包括多重危险因素或进行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或严重创伤、脊柱创伤等,推荐药物抗凝联合机械性预防措施,即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或逐级加压弹力袜(GCS)。对于内科能够活动并且住院时间短的患者,无须预防用药,保持活动。具有中危因素的病人,如卧床和病重者尽早开始应用低剂量未区分肝素(LDUH)或LMWH,直至出院;因基础心肺疾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而需卧床的患者,如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建议预防性使用LDUH或LMWH。重症监护病房的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预防。对于长途旅行者,飞行或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应该避免下肢和腰部的紧身衣物,避免脱水,并且经常进行腓肠肌伸缩等活动。有VTE危险因素者应该考虑GCS或行程前应用LMWH或戊聚糖钠。机械性预防方法如腔静脉滤器应谨慎应用,必要时建议使用临时滤器,并保证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最佳的依从性,主要适用于高出血危险患者、致命性复发性肺栓塞风险患者或作为抗凝的辅助措施。

参考文献:(略)

本文是刘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