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科患者日常饮食调护
饮食不节常是肛肠疾病发生的因素,所以注意饮食调护可以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肛肠疾患患者常见于湿热型、气虚型、阴虚型。
湿热型:
多由于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外感湿邪或喜食肥肉或长期饮酒,湿邪积聚体内,郁而化热,湿热蕴结,下迫肛肠。临床上可有便血、脓血便、肿痛、坠胀、内痔脱出嵌顿、流脓水、瘙痒等症状。常见于痔疮、肛裂、大肠恶性肿瘤、肛乳头瘤、肠炎、肛窦炎、肛瘘、肛周脓肿等。
宜:清淡、健脾利湿,如:小米、粳米、玉米、燕麦、荞麦、赤小豆、猪肉、有鳞片的鱼等;
或利湿泻火类水果蔬菜,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节、火龙果、 西瓜、梨、无花果等。
忌:忌食辛辣、上火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煎炸、烧烤类食物。
气虚型
多为年老,久病患者。平素易乏力,面色微黄或白,唇色淡。临床上可有便血不止、腹泻、粘液便、便秘、坠胀、痔核脱出不纳等症。常见于2、3期痔疮、直肠息肉、直肠脱垂、大肠恶性肿瘤、肛瘘等。
宜:味甘、性温平,益气健脾兼以醒脾行气,如:猪肉、鸡蛋、兔肉、有鳞片的鱼、山药等;
或润肠通便等功用的食物,如:莲藕、百合、核桃仁、杏仁、芝麻、番薯等;
或益气类水果,如:龙眼、荔枝、大枣等。
忌: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阴虚型
多表现为体型瘦长,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急躁易怒。临床上可有大便干结,肛口疼痛,便血,流脓血,坠胀等症状。常见于痔疮、肛裂、肛瘘、肠炎、肛乳头瘤、肛窦炎、大肠恶性肿瘤等。
宜: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猪肉、兔肉、甲鱼、莲藕、绿豆、西红柿、萝卜、胡萝卜、芦笋、冬瓜、丝瓜、苦瓜、木耳;
或滋阴类水果,如:梨、苹果、香蕉、橙无花果、桑椹等食品。
忌:辛辣、温热损耗阴津和助火生热之品,如狗肉、羊肉、公鸡等。对调料的姜、葱、蒜、胡椒、辣椒之类应尽量少用为妙。食物的烹煮上避免煎、烧、炒、烤,菜肴宜多清炖、清蒸为好。
本文是黄少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