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以达到100~160次/分,这比正常窦性心率快,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患者常有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表现。房颤时的心电图下图所示。 根据患者房颤发作的时间和特点可以将房颤分为:初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五类(见表1)。阵发性房颤是指能在7天内自己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房颤的持续时间<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或者医生和患者已经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打算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当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如拟行射频消融手术)时称为长程持续性房颤。
心房颤动心电图
房颤的分类 | |
初诊房颤 | 首次出现的房颤,不论其持续时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
阵发性房颤 | 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48小时< span=""> |
持续性房颤 | 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
永久性房颤 | 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者医生和患者已经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打算转复为窦性心律 |
长期持续性房颤 | 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 |
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外科术后、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等。大量饮酒、吸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其他诱因还包括: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摄入咖啡因、缺氧、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有时候,房颤还可以发生在65岁以下、没有任何基础心脏疾病也无其他常见的房颤触发因素的个体中,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之前,我国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特别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近几十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风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由其导致的房颤也大大减少,高血压性心脏病已成为目前房颤最常见的原因。老年房颤患者中部分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心动过速期表现。
房颤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基础、心室率快慢及发作形式等。特发性房颤和心室率不快时可无症状,反之可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合并有大汗、小便增多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心跳特别快的患者可以出现血压下降、心功能不全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心源性休克等。在部分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心跳由房颤自动恢复为窦性心律时,会出现心跳减慢甚至心脏暂时停跳的情况,如果2-3秒钟没有心跳出现,患者会发生眼前发黑,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致晕倒在地。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然而房颤的危害依然存在,这样的患者很多是在体检时甚至是出现脑中风时偶然发现的。为了便于房颤患者的随访,国际上根据房颤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对房颤症状进行了量化,即EHRA评分。
房颤-相关症状的分级(EHRA评分) | |
EHRA级别 | 表现 |
EHRAⅠ | “无症状” |
EHRAⅡ | “轻度症状”正常的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
EHRAⅢ | “重度症状”正常的日常活动受到影响 |
EHRAⅣ | “致残症状”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
本文是王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