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口腔白斑
口腔粘膜白斑是一种口腔粘膜发生过度角化所形成的灰白色或乳白色斑为特征的常见病。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白斑在口腔各部如唇、舌、龈、腭等粘膜均可发生,但常以两颊、舌尖、舌缘为多见。由于口腔粘膜白斑属于口腔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率约为5%,因此对口腔白斑要引起高度重视。
病变表现:口腔粘膜白斑常有4种表现类型:
(1)均质斑块型: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的斑块,平或稍高出粘膜表面,不粗糙或略感粗糙,柔软,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无症状或感轻度不适。
(2)颗粒状型:病变损害区的色泽为红白间杂,即在充血的粘膜上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表面不平,可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刺激痛,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有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型:损害呈乳白色隆起,表面高低不平,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粗糙,质微硬。
(4)溃疡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形成,常常感疼痛。或以上各型白斑在发生溃疡时均可称之为溃疡型.溃疡的形成实质上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一般应行活检病理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发病原因: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白斑的发生往往与下列局部和全身因素有关:
(1)局部刺激因素:吸烟与白斑有密切关系,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其他如咀嚼槟榔、长期饮酒、口腔卫生差、常进食烫辣食物、口腔内有不适合假牙以及残根残冠的锐利边缘对局部粘膜的机械刺激等均可诱发此病。
(2)全身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B12和叶酸缺乏,内分泌紊乱等因素,与白斑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预防和治疗:对于口腔白斑病变,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惊慌失措。口腔白斑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主要有:
(1)早期预防重点在于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辣、烫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假牙等修复体也应除去。
(2)可口服维生素A,2.5万单位,3次/天。或以鱼肝油或0.1%-0.3%维A酸软膏局部涂擦患部有助减轻症状,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损害的患者。
(3)忌用腐蚀性药物(如硝酸银等)烧灼,因腐蚀性药物有促进癌变的危险。
(4)若白斑治疗后不消退,反有增生、表面增厚变粗糙,或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则提示有癌变的可能,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5)病变较轻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定期到医院复察。
地址:重庆市袁家岗友谊路1号(奥体中心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本文是杨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