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手术为什么要使用内固定螺钉?
脊柱是维持人体站立的重要支撑结构,脊柱由椎骨相连组成,椎骨和椎骨之间由椎间盘及小关节相连,这种巧妙的连接不但使脊柱具有支撑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折等疾病常常会破坏椎体、椎间盘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出现疼痛,有时甚至危及神经结构,出现坐骨神经疼痛;在脊柱手术中也常常需要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摘除、对增生的小关节部分切除以解除椎间盘及增生骨赘对神经的压迫,这常常会造成局部的稳定结构破坏。
如果脊柱的稳定性受到较大的损坏,就应该进行加固稳定,以恢复脊柱的支撑作用,保护椎管内的神经结构,这就是脊柱融合术。
脊柱融合术通过在相邻椎骨间植入自体骨质或者生物材料,随着植骨与两个椎体间的愈合,两个椎体间再次建立稳定牢固的连接。还在大概30年前,由于技术等原因,医生不使用或者使用较不可靠的内固定系统,患者常常要卧床休息(包括大小便均需在床上进行)或者进行石膏等外固定,直到两个椎体达到牢固的连接(即融合成功),这常常需要3个月到半年时间,由于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术后患者生活治疗较差,此外床上的活动也可能导致植骨的脱落移位,手术失败。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及脊柱外科的发展,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生在切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及骨刺骨赘后立刻使用固定螺钉重建脊柱的连接和稳定性,患者多数已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待软组织愈合后即可下地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此外通过内固定的植入,还可以更好的对椎骨进行解剖位置重建(撑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恢复较合适的椎间隙及脊柱序列(恢复腰椎合适的曲线、对滑脱的椎体进行复位),更大程度的避免植骨的脱落、移位,增加了融合的成功率。
本文是王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