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珺
吴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儿科

贫血宝宝就医记

8164人已读

编者按:春晚上的“年画娃娃”邓明赫因白血病复发不幸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不免遗憾叹息。但与白血病相比,贫血这种小儿常见却更容易被忽视的影响生长发育的血液问题,也同样值得家长重视。宝宝贫血咋识别,听听专家的一线见闻。

察言观色——苍白安静爱生病

这一天我的专家诊室来了一位焦虑的妈妈。她的孩子乐乐,刚刚8个月,常规体检时发现有贫血,保健医生建议她带孩子来我们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医生,您看我的孩子像贫血的宝宝么?”我经过检查,发现孩子皮肤粘膜苍白。于是,问乐乐妈妈:“宝宝平时是不是很安静,没有别的孩子那么活泼好动?”乐乐妈妈告诉我:“是啊,宝宝平时很乖。” “那宝宝平时爱生病么?”

“从6个月后总爱往医院跑,经常感冒、腹泻,我们都奇怪,这个娃娃怎么就那么虚弱呢?”了解到这些,我基本确定乐乐是贫血了。为进一步证实我的判断,我继续追问。原来乐乐妈妈在怀孕时就被查出来患有缺铁性贫血,虽然也补过一阵子铁剂,后来嫌麻烦也没有再坚持吃下去。乐乐出生的时候是个早产儿,因为个子小、体重轻,朋友们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拇指姑娘”。其实,这些就是引起贫血的一大原因——储存铁不足。

经验谈:贫血宝宝常见有三大表现:面色苍白,举止安静,脆弱爱生病。有时候是由于在母体内就存储铁不足,导致出生后依然贫血。家长发现孩子有如上表现应当引起重视。

习惯纠正:慢性腹泻也是诱因

“您再回忆回忆,宝宝最近得过其他病么?”我继续摸查蛛丝马迹。乐乐妈妈告诉我,孩子前一阵子得过腹泻,持续了2周多,最近才刚刚痊愈。而且,前一阵子,母乳有点偏少,就试着给孩子添加配方奶粉,孩子喝完后大便总带血丝。”

难怪乐乐贫血,我又找到了一个诱因。因为对牛奶过敏或别的原因引起的肠道出血,在近些年的儿科门诊中也并不少见。铁的丢失过多,恰是贫血的诱因。

经验谈:小儿过敏比较高发,因此引起的肠道出血,以及长期慢性腹泻都会导致铁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排出的铁也增多。消化道里发生的铁的吸收障碍就容易贫血。家长应及时观察孩子排便情况,及时纠正坏习惯,阻截贫血源头。

技巧点拨:四个月后开始补铁

孩子体重发育怎么样?问起这个,乐乐妈喜笑颜开。“5个月时体重都快是出生时体重的3倍了。”孩子长得快,爸妈自然开心!可是,这或许也是孩子成长的烦恼呢!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对铁的需要量就增加,如果储存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这也是引起孩子贫血的重要原因。

我继续追问:“您现在是怎么喂养宝宝的?”乐乐妈妈很自豪:“都说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我家宝贝到现在一直是纯母乳喂养。”

“这可就是你们的不对了!孩子从母体获取的铁一般只能满足生后4个月的需要,因此从出生后4~6个月开始就应该逐步添加含铁的食物啦,比如富含铁的米粉,7个月可以添加肉泥、肝泥,八个月加蛋黄。这些都是为了补充铁的需要。你家孩子又是早产儿,从母体获取铁少,生长发育比足月儿更快,因此更容易发生缺铁。”

经验谈:铁摄入量不足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由于6个月到2岁是添加辅食的关键阶段,很多新妈妈在喂养方面不够重视,因而这个阶段宝宝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实用支招:食补药补有讲究

解释完毕,乐乐妈妈终于不再对孩子贫血的原因那么纠结了,现在她最关心的是宝宝该如何治疗?我总结了方便好记的四大要点——去除病因、加强护理、合理喂养、补充铁剂。

喂养方面可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瘦肉、动物血、内脏含铁高且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中以大豆、黑木耳、紫菜等含铁量高,但吸收率要比动物性食物低。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天天给孩子吃肉、吃猪肝就行?”“那也不对,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都应该适量摄入,可以帮助铁的吸收。动物内脏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不适合每天吃,一般一周1-2次。”

“铁剂是否必须得补?”乐乐妈妈现在最关心这个问题。我继续科普,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一般选用口服铁剂。

经过我的解释,乐乐的妈妈不再焦虑,三个月后,她带着乐乐来我门诊复诊,乐乐面色红润,活泼好动,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经验谈:给大家分享一个补铁小妙招:麻酱拌面食、红枣经常吃、木耳常露面、菌藻加汤里、肉食天天吃、肝要周周食。需要补充铁剂时,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铁剂应持续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

(2015-5-11刊登于健康时报婴幼版,作者:儿科 吴珺)

吴珺
吴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