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以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为其主要症状。溃疡性结肠炎首发部位在直肠,其中单发于直肠者约占1/3,以直肠、乙状结肠发病为多,亦可累及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住院的轻、中度UC患者, 采用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符合2007年5月济南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共识(1),并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每个病例均行病理检查,并排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耶尔森菌感染等慢性肠道感染、肠道淋巴瘤、憩室炎、缺血性肠炎以及白塞病等。(2)肠镜见病变仅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的轻、中度UC。 (3) 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排除合并糖尿病等可引起肠道病变的全身性疾病患者。(4)排除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轻、中度UC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2~57岁,平均(33.4±8.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2.8±5.9)年。其中轻度36例,中度24例,初发型12例,慢性复发型48例;累及直肠23例,累及乙状结肠37例。对照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1岁,平均(33.2±8.7)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3.5±7.1)年;轻度30例,中度28例;初发型9例,慢性复发型49例;累及直肠25例,累及乙状结肠33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双盲试验的方法,两组患者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每天4g,治疗组于每天晚上9时灌肠治疗。灌肠前患者排净大便,灌肠后卧床,略抬高臀部,保留至少半小时以上。
1.4 观察指标 (1)记录大便次数、粪便性状、腹痛程度、黏液脓血便消失天数。(2)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3)疗程结束后复查电子结肠镜。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总的疗效标准:(1)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3)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 治疗组60例,完全缓解5例(8.3% ),有效47例(78.3% ),无效8例(13.3% ),总有效率86.7%。对照组58例,完全缓解3例(5.2% ),有效41例(70.7% ),无效14例(24.1% ),总有效率75.9%,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span="">。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常见副作用主要为腹胀、恶心,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出现白细胞轻度下降,经停药后复查好转。
3 讨论
UC病因不明,目前对本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传统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存在不良反应大、疗程长等缺点(2)。且常规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和减少不良反应。有研究(3)证实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特别对病变位于结肠远端的左半结肠,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用药。可能与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消除局部炎症、促进上皮修复。并通过直肠及乙状结肠静脉直接吸收,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柳氮磺胺吡啶应用后75%在大肠经肠菌裂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5-氨基水杨酸抑制脂氧合酶阻碍前列腺素合成,消除中性粒细胞氧爆发产生的氧自由基并使之灭活,抑制外周血及肠内单核细胞分泌参与介导性损伤的免疫球蛋白有关,但单服副作用较多。
云南白药由三七、冰片、麝香、重楼、草乌等中药配制而成,具有祛瘀止血功效,并有收缩血管作用。三七还能使血小板增加,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起到止血或减少出血的作用。可明显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促进肠上皮细胞组织的增生分裂,从而加速溃疡面的愈合,恢复消化吸收的能力。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阻止细胞膜磷脂中的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减少致炎因子,抑制免疫反应等使临床症状缓解。
本研究表明,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辅以口服SASP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两种药物混合灌肠既抑制了炎症和免疫反应,又减少肠道出血,促进粘膜修复,起到了协同作用。并且灌肠液直达病变部位,减少了激素的用量,缩短疗程,避免了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本疗法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安全有效,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长青,李延青.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治疗.山东医药杂志,2009, 49(35):109-110.
[2] 刘若丹,陈淑娜,谭永港.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09-110.
[3] Marteau P, Probert CS, Lindgren S, et al. Combined oral and enema treatment with Pentasa (mesalazine) is superior to oral 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mild/moderate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Gut, 2005,54(7): 960-965.
本文是高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