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胃下垂
相信很多老百姓对于“胃下垂”这个名词并不感到陌生,但这种不陌生却仅限于“好像听过”或者“是胃掉下来了么?”。而对于胃下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是一头雾水,对于需不需要去看病,该看哪个科,该做什么治疗更是不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番。
胃下垂是指在站立时胃的纵轴向下延长,胃的下极明显降低,有的可抵达盆腔内(见图一)。一般认为,有检查证实在直立体位下存在胃下级明显降低,并伴有临床症状,且排除其他疾病,才诊断为胃下垂,否则胃的低位应该视为相对正常的现象,胃下垂本身并不是疾病。日本有研究甚至表明:胃下垂者消化不良更为少见。
(图1)
在临床上,胃下垂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等。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也可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胃下垂?诊断标准又各是什么?
诊断胃下垂除了临床症状外,更多的是依靠辅助性检查。主要有X线钡餐检查。在钡餐检查中,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1cm即为胃下垂,1~5cm为轻度,6~10cm为中度,11cm以上为重度胃下垂。其他还有超声胃造影检查、胃镜检查等。临床统计发现胃下垂的诊断方法中钡餐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检出率高于内镜检查。胃下垂的变化过程见图二。
(图2)
胃下垂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是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引起。故胃下垂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适当加强体质锻炼(尤其腹肌锻炼),可防止出现胃韧带松弛而导致胃下垂。
一般治疗:加强锻炼,增强腹肌张力,并少吃多餐,勿暴饮暴食。增加营养,必要时辅以消化剂、胰岛素等。
对症治疗:对无力型胃可用促胃动力药,胃痛者可用镇痛药,便秘者可用润滑剂。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其他治疗:包括中医、针灸、推拿等。
本文版权归公众号“练磊医生”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敬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练磊医生。以获得更多的胃肠保健、胃肠疾病。治疗知识。
本文系练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练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