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危在旦夕,微创手术成功“拆弹”
动脉瘤作为一种血管疾病,常常因为瘤体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救治不及时、突然死亡,被称为“不定时炸弹”。
8月12日晚,一名男子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湘雅专家紧急开展救援,在短时间内准备好器械并使用微创一体式支架介入手术,完全封堵了破裂的巨大假性动脉瘤,挽救了患者生命。目前,该名患者病情已趋于稳定,不日即可出院。
8月12日晚9点,一名41岁的中年男子来到湘雅医院看急诊。只见他腹部隆起,并伴随剧烈疼痛。据了解,该名患者在9个月前做过直肠癌手术,不久前由于车祸外伤进行了左肾切除手术,7天前开始感到腹部疼痛,并出现了肿块,到医院时血压已急剧降低。血管外科王伟副教授判断,这是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且目前动脉瘤已发生破裂,情况十分危急。
据介绍,假性动脉瘤与普通肿瘤不同,它是主动脉血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流出后被周围肌肉等组织包裹而形成的血肿,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因而十分脆弱,被称为是“人体不定时炸弹”。因为,动脉瘤一旦破裂将瞬间大量出血,死亡率可高达90%,若是处置不及时,患者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患者在9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作了两次大手术,且多处脏器黏连,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进行剖腹手术,找出血管、再进行缝合或者更换血管都将耗费大量时间,但是患者的情况已经不起等待。于是,血管外科主任黄建华教授决定立即开展微创手术,采用介入支架隔绝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医务部钱招昕主任联络手术室调配人员,麻醉科程智刚副主任进行麻醉,在介入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合作协助下,手术器械在短时间内备齐,患者立刻被推入介入手术室。仅仅耗时40分钟,黄建华教授、王伟副教授就将一体式支架放入患者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完全封堵了缺口,将血止住,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黄建华教授介绍,湘雅医院血管外科的微创支架介入手术已开展了10年时间,这种紧急情况下的急诊手术也时有开展,像这样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例子已在湘雅医院形成常规,这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绿色通道作用。此外,该案例采用微创一体式支架手术简化、疗效确切,在省内独树一帜。
本文是王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