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团
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剖析头晕,普及常识,让头晕远离,生命更精彩。
1858人已读
头晕应该如何区分?
日常人们讲的头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牵扯到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多个学科,如耳鼻喉科、神经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老年内科、保健科、全科医学科、骨科、内分泌科、精神科等等,但多数医院没有成立眩晕科。所以,病人来到大医院看头晕,到底该看哪个科还是很难抉择的,很多时候走了弯路,得不到及时、精准的诊治。
那么,我们要细致的了解包含“头晕”的三大主要病状,只要了解了这三大症状,就有利于病人到专业科室获得准确的医治。
1.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表现为天旋地转感,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的景物在旋转,自身也可能在转。发作时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首选耳鼻喉科就诊。
2.头昏:表现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头重脚轻感,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总觉得“头重重,脚浮浮”,提不起精神来。这种情况可能是眩晕发作后的表现,也可能是内科性疾病表现,如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就诊以内科为主。
3.眼前黑朦:表现为眼前一过性视觉模糊,甚至暂时失去知觉,多是短暂性脑缺血所致。首选神经科就诊。
引起眩晕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需要临床医生鉴别诊断。按照引起眩晕的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鸣、听力的改变,以及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但也有很多眩晕与体位改变有关的,我们叫位置性眩晕或者耳石症。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或脑血管性疾病引起,比如后循环缺血等脑血管病变引起,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何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在头部倾向某一方向时,因激发内耳平衡器官出现的一过性晕动感觉,而且持续时间不过数十秒,不伴有耳鸣、听力改变等耳部症状。这种激发是因为内耳钙化斑的脱落、移位造成的,往往这种引起刺激的体位是相对固定的,多数病例发病并无明显诱因。多数耳石症病人是在起床、翻身或躺下、弯腰等情况下出现一过性剧烈眩晕发作,发作时伴有恶心、心慌、胸闷、冷汗等,发作后有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头重脚轻感等不适。耳石症在眩晕病中较常见,该病发病率高,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20%-40%,占老年人群的9%,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此病虽为耳科常见疾病,但常首诊于神经科、急诊科,易被诊为短暂性脑缺血、高血压及颈性眩晕等而漏诊、误诊延误冶疗。耳石症绝大多数通过科学复位结合药物治疗可以痊愈,少部分顽固性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耳科眩晕中心的治疗有哪些专业特色?
耳科眩晕中心成立于2015年5月,是耳鼻咽喉科的二级科室。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很多针对眩晕病人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引进青岛市第一台全自动眩晕诊断和治疗设备,大大提高了不典型眩晕、顽固性眩晕、疑难性眩晕疾病、晕动病的诊疗效果,适合老年病人,活动不方便、颈椎强直、肥胖病人,或者诊治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尤其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病人科学精准复位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走在全市前列;2014年即在青岛市率先开展了手术治疗眩晕病(半规管开窗阻塞术)的先河,包括难治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手术,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中心遵循眩晕性疾病阶梯化治疗的策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部分顽固性梅尼埃病通过耳内注射用药解除了疾苦,部分病情严重的通过手术的方法解除梅尼埃病病人的痛苦;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病人通过耳内注射用药、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对前庭神经元炎、Hunt综合征(面瘫、耳部疱疹、耳聋、眩晕)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慢性中耳炎诱发的眩晕采取手术的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耳科眩晕中心学科团队建设良好,所有人员均经过国内外专业医院的严格培训,业务水平高、素质强,服务好。
本文是李永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