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岩 三甲
周岩 副主任医师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神经外科

周博士带您探秘大脑之【“威利斯”传奇——神经科学的诞生】

1986人已读


处以死刑的杀人犯安妮·格林的尸体被运至威利斯和他的同事们那儿进行尸检。在打开棺材的一瞬间,医生们听到了一声喘息。他们发现格林女士还有一口气。多亏了威利斯和同事们的努力,格林女士活了下来,并给予死缓。她于十五年后去世。据说当时这件事引起了人们对威利斯的嫉妒,他们不知道这一发现将来会拯救多少人的性命。

这就是Thomas Willis,一个神经科学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对大脑的探秘旅程中,尽管莱昂纳多达芬奇等人取得了难得的进步,但是神经科学也仅仅是刚刚起步,直到十七世纪才得以兴旺,这主要得益于英国人Thomas Willis1621-1675)的杰出贡献。Willis就读于牛津大学,然后加入艺术大师精英社团(Virtuosi),英国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科学家、艺术家和数学家Christopher Wren也是这个社团的成员。Thomas Willis随后参与了伦敦皇家协会的创建。“鼻涕是大脑的排泄物”——这是当时社会的科学常识。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Willis对器官的定义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解释——这是世界的第一次。经过了数年的研究,1664年,Willis出版了《大脑的解剖(Cerebri Anatome)》,用详尽的解剖图谱打破了当时的“社会常识”。这本杰出的著作第一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完整的大脑结构,包括有大脑的主要区域、颅神经以及脑血管结构。Willis也为脑科学专有术语的创造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神经科、脑叶、神经反射和大脑半球”这些术语就是由Willis创造的。而广为医生所熟知的“Willis环”就是以Thomas Willis的名字命名的————这是颅内最、最、最重要的血管结构。Willis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认识到记忆以及更高级的功能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发现得益于Willis对动物大脑的研究,他注意到这些动物大脑皮层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区别,皮层越多,形成的皱褶就越多。这是因为颅骨的容积是固定的,所以皮层越多就越相互折叠(呵呵,写到这,我的脑袋里浮现的是包子)。同时,Willis还注意到,当大脑的这些皱褶(皮层)发育不良或是受到损伤,则会出现相应的智能障碍。还有一个有兴趣的发现,Willis注意到在大脑的深部存在一个充满着液体的结构——这就是“脑室”——这是Willis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以前,许多人都信奉脑室司控着不同的高级功能,比如推理和想象功能。Willis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向这个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Willis还发现了一个隐藏于大脑半球深部的结构,形状类似“腰子”,他将其命名为“纹状体”,位置上大概和耳朵对齐。其名字的来源归因于其内部的条纹状结构,由白质、富含脂质髓鞘的灰质和无髓鞘灰质交替排列构成。在患有运动障碍的病人死后,Willis取出了这些人的大脑进行研究,他也对狗脑进行了观察,然后提出了这些纹状体结构对随意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显然,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的确,在亨廷顿舞蹈症和帕金森病中,纹状体均受到了影响,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为纹状体结构的退化,而后者则表现为纹状体无法接受来自于大脑其他结构的信号。随后,Willis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小脑,这是一个附庸于大脑半球后下方的结构。小脑存在于所有脑袋里,即使是最简单的大脑也无例外。这就给了Willis一个提示,小脑的功能必定是最基本的和最一致的。并以此得出了结论:小脑的功能最可能与不随意运动有关,这种运动方式是所有动物维持其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比如呼吸功能。此外,小脑还控制着骨骼肌的不随意运动,但是对诸如心跳和消化这类的不随意运动却不负责。毕竟,Willis生活在十七世纪,对大脑的探索虽局限,但已史无前例。


周岩
周岩 副主任医师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