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肌痉挛的那些事
“没有疼痛的痛苦,这叫我怎么才能停得下来?”
老曹左脸反反复复的抽搐,频率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长,“两年了,跑累了,跑不动了,这让我心烦气躁,你叫我怎么才能停得下来?”
让老曹遭受着这“停不下来的马拉松”实际上就是“面肌痉挛”。
顾名思义,“面肌痉挛”就是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痉挛性抽搐。这个病最先影响到的是眼睛周围的肌肉(也就是眼轮匝肌),随后逐渐影响到同侧的面部其他肌肉。所以,患者经常会从“眼皮跳”开始,最终导致嘴角歪斜。当然,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存在,而是间断性发生,但是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患病初期间隔期可有数天甚至数月,但是到后期这个间隔时间就会短至数分钟甚至数秒。而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疲乏劳累更则会“雪上加霜”。
“面肌痉挛”这种病属于功能性疾病,不影响吃、不影响喝,不影响寿命,并且在发病的间歇期和正常人一样。但是所有病人却都说:“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现在都没办法和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而且,长此以往,病人还会出现面部的轻瘫。
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但是从临床经验上看,大概有67%以上的病人都存在血管压迫面神经的现象。所以全世界多数学者都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和血管压迫有关。也就是说,面神经因为受到了血管的压迫,而导致了局部脱髓鞘等改变,引起了神经核团的异常兴奋。翻译过来就是“神经短路了!!在这种异常的、高频率的神经信号刺激下,面部肌肉想吃了兴奋剂一样不自主的、频繁的抽搐。”肌肉在这种高强度“训练”下,“主人”已经累得跑不动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停下来!"
”停下来“的方法很多,针灸、按摩、理疗、肉毒素注射等等,虽然短期效果可以,但难以长期维持。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手术是唯一的希望。
显微血管减压术——这是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治疗方法,而且能够使血管和神经得以完完整整的保护。本故事的主人公老曹也就是得益于这种治疗方法获得痊愈。
老曹手术前的脑核磁检查已经很清楚的看到病因——左侧面神经受到了血管的挤压,而且还挺严重。小脑前下动脉虽然紧紧的挤压着面神经,可是它还只是“中介”,更强大的冲击力来自于基底动脉。手术的目的就是将这两根血管完全和面神经分隔开。
可是在手术中看到的却是一团血管包裹着面神经。“凑丝剥茧”般精细的操作决定了手术的安全性,而责任血管的准确定位决定着手术的有效性。在仔细的将缠绕在面神经的血管团分离后,在面神经的根部脑干处辨认清楚责任血管,正如术前的预判。
然后,用Teflon垫棉分别将基底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垫开,完成了面神经的彻底减压。老曹的左脸停止了“奔跑”。
本文是周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