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而抑郁 时而躁狂
高考过后三年,大学生陷入“双相障碍”难自拔。
昨日,仙岳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夏玉平又接到杨宏(化名)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杨宏又变忧郁了,整天唉声叹气,不想见人。”杨宏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大三学生,从高考时起到如今,三年里患了三次忧郁症和一次躁狂症,这让家人操碎了心。
症状
一时抑郁一时躁狂
据介绍,高考前两个月,一向成绩优异的杨宏突然变得很自卑,对自己没信心,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同学,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瘦了一圈。当时,杨宏在我市一重点中学读书,成绩由原来的年段前5名,下滑到40多名。
母亲赶紧把杨宏带到仙岳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忧郁症。医生开了些抗忧郁和辅助睡眠的药。杨宏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他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
大一第一学期,杨宏表现得非常优秀,当上了系学生会主席。可好景不长,慢慢地他开始对学校不满,认为学校不好,同时也不断责怪自己高考没发挥好,要不然就可以上北大、清华。
经诊断,杨宏又患了忧郁症。吃了三个月的药之后,他病情大为好转。可是后来,他不断地上网查资料得出一个结论,认定自己不是患忧郁症,而是个性有问题,于是拒绝吃药。
大二下学期,杨宏的母亲接到儿子所在学校辅导员的电话,才得知儿子与舍友打架了,原因是杨宏那段时间几乎晚上都不睡觉,夜夜动情高歌,吵得舍友睡不着,这才引发冲突。
此时,杨宏身上又表现出躁狂症的症状:情绪高昂、睡眠少却精力充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好管闲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谁知躁狂过后,今年暑假杨宏又变得忧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唉声叹气,连同学来厦门玩,他也躲着不见。
解析
这病叫“双相障碍”
夏玉平医生告诉杨宏的母亲,杨宏患的这种抑郁与躁狂交替反复发作的疾病叫“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中的一种。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患者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
“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较轻,周期较短,发作频率较高,一般从抑郁开始,而在病程中,至少有某一个时期又会显得情绪高涨。也就是说,躁狂与抑郁交替反复发作。
心境障碍的病因医学上尚不清楚,但是已经有调查数据显示,心境障碍患者直系亲属患该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的10倍—30倍。“有家族史的人有高风险,如果再加上经历过强大的刺激或打击而无法承受,发作几率就更大了。”夏玉平说。
“患这种病要长期服药,不能症状一有所好转就不吃药,否则病情很容易反复发作。”夏玉平提醒有家庭遗传史的人,若独自面对失恋、失业等打击而无法走出困境时,要尽早向心理医师求助。
本文是夏玉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