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廖辉 三甲
廖辉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血液科

缺铁性贫血不是吃点大枣木耳那么简单?

4709人已读

缺铁很常见

由于膳食摄入不当或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铁缺乏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营养缺乏病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铁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心悸、匙状指甲等)、免疫功能低下;

儿童铁缺乏还可导致其认知能力低下、生长发育受阻、行为异常(异食癖)等;

孕妇铁缺乏可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甚至胎儿死亡。

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有铁的化学形式与生物利用率,铁的化学形式根据吸收机制不同分为两类:血红素铁 与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

主要存在动物性食品中,如肝脏、全血、肉类、鱼肉中,能与血红蛋白直接结合,生物利用度高。主要受铁营养状况的调节,吸收率平均 25%,当铁缺乏时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 40%,不缺乏时为 10%。是人体铁的良好来源。



非血红素铁

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品、乳制品、铁蛋白以及铁补充剂等等,如深绿色蔬菜、黑木耳、黑米等,占膳食铁的绝大部分(90%)。非血红素铁主要是三价铁形式,必须经胃酸分解后,还原成亚铁离子(二价铁)才能通过小肠粘膜细胞吸收,所以其吸收率很低,平均约7.5%,缺铁时可提高到 21%,铁充足时会降为2.5%。


非血红素铁吸收受膳食影响极大

促进吸收的成分:维生素 c、肉、鱼、海产品和某些有机酸。

妨碍吸收的因素:胃酸缺乏、膳食因素(草酸、植酸、多酚、钙等)。

植酸广泛存在于谷物、种子、坚果、蔬菜和水果中。

多酚含量高的食物有茶、咖啡、可可及菠菜(茶、菠菜中含丰富铁,但含多酚化合物也高)。

所以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低,并不是铁的良好来源。


如何预防铁缺乏?

因为我们膳食的绝大部分为非血红素铁,利用率非常低,那么如何能保证我们铁不缺乏呢?

1.日常饮食当中最好配合维生素C、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以提高其利用率;

2.要食物多样化,保证鱼肉类的摄入量;

3.少饮咖啡、浓茶尤其是铁缺乏的人群;

4.动物性食品尽量减少长时间高温烹调(长时间高温烹调会使血红素铁分解成非血红素铁)。

本文系廖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廖辉
廖辉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