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郜玉峰 三甲
郜玉峰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哪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适合干扰素治疗

3332人已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与核苷类似物相比,具有疗程相对固定、不产生病毒耐药、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高且应答相对持久等特点,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但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价格较高使得患者的接受程度较差,因此,筛选优势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更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要求。对临床医师而言,如何在治疗前预测患者疗效和治疗中指标的变化预测疗效,以针对不同CHB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抗病毒领域的难点及热点问题。

大量研究发现,治疗前和治疗中的HBV DNAALTHBsAgHBeAg水平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变化可以影响干扰素的疗效,可以预测治疗后持续应答率。现就干扰素治疗CHB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中预测指标作一介绍:

一、干扰素治疗前的预测因素

[1] HBV DNA水平: 治疗前HBV DNA<107 copies/ml的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疗效较好。

[2] ALT水平:当ALT510倍正常值上限范围内时,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率可高达50%-60%

[3] HBsAg水平:初始治疗时,HBsAg滴度越低,越容易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sAg越容易转阴。

[4] HBeAg 水平:治疗前HBeAg水平低的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比例更高。

[5] HBV基因型:B基因型的E抗原阳性患者对干扰素α治疗的应答率相对较高

[6] 肝组织炎症坏死重,纤维化程度轻也是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

[7] 其他因素:女性,病程短,非母婴传播, HCV HIV合并感染

二、干扰素治疗中的预测因素

治疗前的特征对治疗结局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应答情况才是疗效的决定因素,故疗程当中各种有效参考指标的动态变化可能更具预测和指导意义。

[1] HBV DNA 载量:对治疗依从性好的CHB患者,治疗1224周时血清HBV DNA不能检出为较好疗效的预测因素。

[2] ALT 水平:开始干扰素治疗12个月内, ALT保持在3~5倍正常值上限或有明显波动者疗效较佳

[3] HBsAg 水平: 治疗24周时,如HBsAg能够降至1500 IU/ml以下,HBeAg血清学转换几率较高,如HBsAg能够降至300 IU/ml以下,HBsAg 转阴或者血清学转换率增高。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患者24周时,如HBsAg定量下降至≤1500IU/ml,继续治疗至48周;对48周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且HBsAg定量持续或明显下降至250IU/ml以下者,可延长治疗至72周或更长,争取实现HBsAg清除;对48周仍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继续延长治疗至72周。如治疗24周时,患者HBsAg定量下降至150020000 IU/ml,可继续延长治疗至72周。由此可见, 临床治疗可以HBsAg定量为基础的治疗应答指导治疗(RGT)策略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更佳疗效。

[4] HBeAg 水平:治疗24周,患者HBeAg滴度持续下降越明显,则远期HBeAg血清转换率越高。

总之,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众多,我们应综合考虑病毒和宿主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基线适合干扰素治疗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HBV DNA水平和HBsAgHBeAg的动态变化,为调整慢性乙肝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疗程提供依据,争取获得满意理想的治疗终点。

本文系郜玉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郜玉峰
郜玉峰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