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常红星
常红星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医学中心

骨科医生是怎么看病的?——查体最关键,知识是基础。

4705人已读

对于一般人来说,医生看病、做出诊断是个挺神秘的事情。尤其中医号脉,甚至让人有点超自然的感觉,前不久还有著名的网上打擂论战。然而,现代科学讲究证据,要求程序,我们从程序上来看看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吧。

中医传统看病,并不只是号脉,标准程序是:望,闻,问,切。你看,切就是号脉,在看病的最后才是号脉,相当于西医的查体。西医看病,也讲究“问病、查体”,从表面程序上说,就是询问病人病情的发生及可能诱因、以及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可能受影响的组织和器官的位置,然后动手查体初步筛查,再做辅助的化验检查来确认。

这只是大家能看见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后台程序就更加复杂了。从我们骨科来说,首先得要牢记全身的骨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筋膜以及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还有它们的作用,这样才能在病人说出某个地方有不适的时候,在脑海中迅速重建这个位置的结构,根据病情的发生发展变化找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局部或相邻的组织结构,然后动手查体。

骨科的查体包括:视,触,动,量。就是询问完各种主观的疾病表现后,再找客观表现,先看你的病变局部表现,再到查体床上为你做体诊,查找可能的软组织和骨头的压痛、感觉迟钝的范围、关节活动的受限,以及进行各种针对神经、肌肉、肌腱的特殊功能检查,并与该处的解剖结构做对照,找到异常的位置。最后用X线、CT、核磁来确认组织的问题,做出疾病的诊断。

就是说,只有主诉症状+查体异常表现+辅助检查三个结果一致,可以解释患者症状的时候,才能算是确诊。

由于个体的差别,疾病的表现千变万化,书本上的疾病标准症状对于临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所谓“百度医生”也是不怎么靠谱的,误诊率肯定远高于临床。而医生的经验能起到去芜存精的作用,快速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疾病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医生从医学院开始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应该获得每一个人的尊重。


常红星
常红星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