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茂
张茂 主治医师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肿瘤科

肺癌

1986人已读

一、检查项目

(一)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血、尿、粪:

2.血清学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脂糖三项、电解质。武汉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曾辉

(二)影象学检查:

胸部-肾上腺和脑部CT/MR检查,腹部B超。

(三)病理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3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经以上检查未能取得病理者可选择经使肺穿刺、体表淋巴结穿刺和胸水细胞学检查。

四)其它:心电图,肺功能。

(五)参考检查项目:MRPET、骨ECT

二、临床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采用UICC 1997原发性肺癌TNM分期标准,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

退伍军人医院 1973临床分期结合TNM分期的方法)

(一)TNM的定义

原发肿瘤(T

T1:肿瘤最大径≤3厘米,周围为肺或服层胸膜所包绕,镜下肿瘤没有累及叶支气管

以上*(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2:肿瘤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肿瘤最大径>3厘米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厘米

累及脏层胸膜

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未累及个肺。

T3: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上沟瘤)、服肌、纵隔肥队

心包、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上支气管但未累及隆突、全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

T4: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着: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

体、隆突、恶性胸水或恶性心包积液#、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

节。

区域淋巴结(N

NO: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

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M

MO:没有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Φ

说明:

*:任何大小的非常见的浅表肿瘤,只要限于支气管,即使累及主支气管,也定义为T1

#:大部分肺癌病人的胸水是由肿瘤引起的,但如果多次胸水细胞学检查均未能找到癌

细胞,胸水又是非血性和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水与肿瘤无关,不影响分期。

Φ:同侧非原发肿瘤所在叶的肺叶出现转移结节定义为M1

(二)TNM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TNM

A T1N0M0

B T2N0M0

A T1N1M0

B T2N1M0

T3N0M0

Ⅲ ⅢA T3N1M0

T1-3N2M0

B T4N0-2M0

T1-4N3M0

任何TN M1

(三)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美国退伍军人医院1973

1.局限期:肿瘤限于一侧胸腔内及其引流的区域淋巴结,包括双侧肺门淋巴结、双侧纵隔淋巴结、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同侧胸水不论细胞学是否阳性,左侧喉返神经受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也列为局限期。局限期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肿瘤局限于一个可接受的放射野所能包括的范围。

2.广泛期:肿瘤超出上述范围,不能为一个放射野所包括。心包受累、双侧肺间质受累属于广泛期。

三、综合治疗原则

(一)非小细胞肺癌

Ⅰ~ⅢA(N1)期:

首选手术,拒绝手术或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者行根治性放疗。

A(N2) B(早)期:

诱导化疗加手术,或放化综合治疗。

B (有癌性胸水、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压迫症、明显心脏和大血管侵犯者)~Ⅳ期:

化疗加姑息性或减症性放疗。

(二)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疗:治疗不CR者行预防性脑照射。

广泛期:在化疗的基础上行姑息性放疗。

(三)病灶巨大者酌加热疗。

四、常规放疗方案

(一)设野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

1.根治性放疗

1)Ⅰ~Ⅱ期:多野照射,包括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不作淋巴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

2)Ⅲ期: 前后对穿野包括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野下界隆突下约5cm),锁骨上己有淋巴结转移者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在前后对穿野剂量达到脊髓耐量后,以对穿斜野缩野照射临床肿瘤灶及其周围1.0cm正常组织。

3)术后放疗:有肿瘤残留者同根治性放疗;无残留的PN23病例放射野包括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引流区域。无肿瘤残留的PN01不作术后放疗。

2.姑息性放疗

只照射局部肿瘤灶及其紧邻的小范围区域;脑转移需照射全脑,单个脑转移灶可缩野推量照射。

小细胞肺癌

1.局限期:根据随机组别采用以下2种射野:

l)照射化疗前临床肿瘤灶(原发灶+转移淋巴结)。

2)照射化疗后残存肿瘤灶,(CR者按照最后一次残留病灶设野)。

2.广泛期

局部病灶姑息性放疗

3.预防性脑照射:全脑

(二)时间剂量分割

非小细胞肺癌

1.根治性放疗

1)Ⅰ~Ⅱ期:7080Gy/3540/78周,每天1次,每周 5天。

2)Ⅲ期: 前后对穿野4650Gy/2325次,对穿斜野2024Gy/1020次,每天1次,每周5天;总剂量6670Gy/3335/67周。

2.姑息性放疗

视病情需要而定。

小细胞肺癌

l.局限期:4656Gy/2328次,每天1次,每周 5天。

2.脑预防性照射:30Gy/15/3周。

3.广泛期:视病情需要而定。

*:常规放疗剂量为靶区几何中心处未经组织不均匀校正的放射剂量。

五、随访要求:治疗后第一年每两个月随访一次,第二年每三个月一次,以后每六个月一次;第一次必需行胸部和上腹部CT检查,以后视情况可选择胸片和B超检查。

张茂
张茂 主治医师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