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正平 三甲
黄正平 主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胸骨疼痛需要警惕SAPHO综合征

11309人已读

SAPHO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病,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和骨关节受累常见,主要包括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需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皮肤表现:包括掌跖脓疱疹、痤疮,可以单独存在或同时合并,部分以皮肤为首发表现。

骨关节表现:包括了滑膜炎、骨肥厚以及骨髓炎。胸-肋-锁关节区受累最常见,有文献报道85%左右的病例发生;脊柱受累占60%左右,受累最常见于胸椎,其次为腰椎和颈椎;部分病人颈、胸和腰椎同时受累。此外,受累部位还包括骶髂关节、肩关节、腕关节、下颌关节。可以出现下颌骨炎以及骨破坏。因此,可以出现多部位的疼痛,如胸骨痛、腰背痛、四肢疼痛等,严重者正在反复,疼痛剧烈难忍。

其他表现:少数病例在病程中有间断发热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实验室检查:血沉和CRP升高最常见;肿瘤坏死因子检测也可以升高。

病理检查:有病例报道显示,活检部位可以观察到炎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改变。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表现为:骨骼硬化、增厚、骨炎和关节炎等改变。好发部位在前上胸壁、骨盆、脊柱等,其中最具有特点的是胸肋、胸骨角区的改变,表现为骨肥厚、骨炎,胸肋关节和胸锁关节活动受限。全身骨扫描可以发现病变部位出现异常放射学聚集灶。

误诊情况:部分患者曾被误诊为感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治疗方法:对SAPHO综合征的治疗,可以考虑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作为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作为二线药物;难治性SAPHO综合征可以选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和双膦酸盐作为三线药物;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明确,但在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时,可考虑加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还可以考虑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不推荐进行外科手术,但当下颌骨受累,出现严重功能的受限和感觉丧失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诊断:目前国际上关于SAPHO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1994年Kahn MF和Khan MA提出SAPHO 综合征的3 个诊断标准:(1)多病灶的骨髓炎,伴有或不伴有皮肤表现;(2)急慢性无菌性关节炎,伴有脓疱性银屑病、掌跖脓疱病或痤疮;(3)无菌性骨炎伴有一种特征性的皮肤损害。满足3 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SAPHO综合征。多数文献也按照此标准,但对于早期诊断,特别是针对无皮肤改变的病人,这个标准过于严格。2003年ACR年会上Kahn MF做了以下修订;符合以下任意一条:(1)骨和(或)关节病伴有掌跖脓疱病;(2)骨和(或)关节病伴有严重型座疮;(3)成人孤立的无菌的骨肥厚或骨炎(痤疮丙酸杆菌除外);(4)儿童慢性复发性多造型骨髓炎;(5)骨和(或)关节病伴有炎性肠病。但同时要除外反应性关节炎和肿瘤骨转移,即可诊断为SAPHO综合征。

本文系黄正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黄正平
黄正平 主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