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易军 三甲
易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儿童胰腺外伤5例报道

3182人已读

报道1998年-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5例儿童胰腺外伤,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儿童胰腺外伤的治疗体会。

临床资料

病例1,男,9岁。因为外伤5小时就诊。患儿在绞盘机玩耍,木把突然回弹,击中患儿上腹部。当时就出现剧烈腹痛,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继而意识不清。查体:昏迷,面色苍白,血压63/42mmHg,心率180次/分,呼吸50次/分,板状腹,腹腔穿刺有大量不凝血,由急诊直接进入手术室。气管插管、静脉输液复苏、常规血液学检查,急诊剖腹探查。腹腔有大量不凝血,胰腺在脊柱左前方完全中断,肠系膜上静脉破裂出血。夹闭出血点,液体复苏等待配血过程中患儿心跳停止,打开膈肌心脏按摩无效,死亡。

病例2,男,三岁。在院子里游戏跌倒,上腹部撞击花盆,当时未有明显不适。第二天出现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有低热、呕吐,第三天就诊。查体:神智清楚,左上腹部压痛。血淀粉酶240u/L,尿淀粉酶2300 u/L,超声提示胰腺周围积液。予以禁食、静脉营养,10天后临床症状消失,超声提示胰腺体部出现囊性包块。出院前血、尿淀粉酶正常。出院后2月再次出现临床症状,超声提示脓囊肿有增大,手术行囊肿空肠R-en-Y吻合。手术后顺利出院,术后半年因为肠粘连入院保守治疗成功。随访10年未见异常。

病例3,女,2岁。腹痛、呕吐、发热2天入院,2月前有外伤史,受伤情况不详。查体:一般情况好,腹胀,上腹部压痛伴有轻度肌卫,超声检查提示胰腺囊性、厚壁包块,尿淀粉酶2100 u/L.予以禁食、静脉营养一周,症状控制后剖腹探查,结合病理证实为胰腺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en-Y吻合。手术后三年随访未见异常。

病例4,男,11岁。拖拉机外伤,外伤后上腹部先出现钝痛,1天后出现剧烈疼痛,伴有呕吐、腹胀、发热,转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欠佳,腹胀,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血淀粉酶400 u/L,尿淀粉酶3000 u/L,CT提示胰腺体近勾突部挫伤。予以禁食、静脉营养,善林皮下注射,症状无改善。入院第三天行ERCP检查,造影提示胰管断裂,胰管内放置胰腺导管一根。术后症状有所改善,第二天再次出现剧烈腹痛,再次ERCP检查,发现胰腺导管脱落,再次放置胰腺导管一根。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二次手术后5天,患儿再次出现症状,CT检查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猪尾巴引流管,症状明显好转,三天后腹痛消失。带管出院后2月复查,囊肿消失,拔出引流管。目前随访三月,未见异常。

病例5,男,7岁。自行车车把伤,外伤后持续钝痛。在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十二指肠周围水肿,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上腹部后腹膜血肿,未有其他操作后关腹。手术后患儿仍然有腹部钝痛、低热,进行性腹涨,手术后第8天切口裂开,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手术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腹胀,上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肌卫,未触及包块。CT检查:右上腹腔炎性改渗出性改变,胰腺组织未见明显挫伤和积液。血淀粉酶400 u/L,尿淀粉酶2200 u/L,诊断考虑胰腺外伤。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善林皮下注射。第二天症状明显好转,腹痛缓解,第五天腹胀开始缓解。复查CT开始出现胰头部的囊性改变,血淀粉酶300 u/L,将静脉营养改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患儿鼻肠管不耐受,一直呕心。营养3天又出现腹胀、腹痛,呕吐,X线检查提示鼻肠管反流在胃内。予以拔出鼻肠管,改为静脉营养。3天后症状消失,血淀粉酶240 u/L。再次鼻肠管肠内营养,外伤后1月,淀粉酶正常,正常经口进食,出院复查囊肿消失。

1、外伤性胰腺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多数先表现为腹部钝痛,随后才出现严重的腹部症状。影像学检查早期表现同样可能不典型,早期难以诊断。腹部出现较多腹水则是重要提示。

2、新技术的出现给严重胰腺外伤的治疗带来希望,但是还没有儿童专用的器械,不能广泛开展,疗效尚不确定。

3、血淀粉酶并不一定能反映疾病的程度,在充分引流的情况下,淀粉酶的转归与损伤的自然修复有关。生长抑素的使用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不缩短病程。

4、早期主要是药物控制症状,后期形成假性囊肿,穿刺引流的效果肯定。假性囊肿的早期行有效的穿刺外引流可望能避免内引流术。

5、没有计划性和太早的手术探查可能会造成漏诊。

易军
易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