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目 录
概述
分类
诊断流程
常见的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概 述
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类型
病因包括糖尿病、肝肾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引起的代谢紊乱以及营养物质缺乏
绝大多数慢性起病
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上、下肢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病程进展缓慢
概 述
获得性
常见,包括糖尿病性、肝病性、肾病性(尿毒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性、营养物质缺乏等
遗传性
少见,包括植烷酸累积病(Refsum病),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 脂蛋白代谢异常型(棘状红细胞增多症,Tangier病)、卟啉症等
儿童或少年期起病,有家族史
绝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少数为伴性遗传
周围神经病诊断流程表(一)
目录
概述
常见的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和预后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
慢性高血糖状态
氧化应激
血管性缺血缺氧
代谢紊乱
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免疫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统一机制学说(2000年)3:
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激活4条代谢旁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4
病理改变
血管改变:
神经束膜、束间和神经内膜的小血管改变最明显,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小动脉呈玻璃样变性及血栓形成;
神经纤维病变:
有髓纤维呈轻-中度的减少或脱失,轴索变性较轻,薄髓鞘脱失明显,可见重新髓鞘化,周围神经变粗,呈洋葱球样病变。单神经纤维显示有节段性脱髓鞘也有轴索变性改变;
基底膜改变:
基底膜增厚,以神经束膜增厚明显,血管壁膜增厚次之,此改变为本病的特征性变化;
肌肉病变:
神经元性肌萎缩,无肌炎样改变。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节段性脱髓鞘 (上)
再生的薄髓鞘(下)
病理改变
大量结缔组织围绕薄髓鞘的有髓纤维,呈“洋葱球样”结构。
其中可以含有多条轴索
分类
按临床表现可分二类
– 亚临床型神经病变:仅由神经电生理检查或感觉神经功能定量测定诊断,而临床上病人常无感觉
– 临床型神经病变:病人已有各种感觉与功能异常
• 按所累及的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又可分为
– 临床弥散性神经病变(常同时有对称性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病变)
– 局灶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诊断
-神经病变
1)局部神经病变
又称单神经炎,好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突然,伴疼痛,主要与营养神经的血管阻塞有关。
常受累的神经有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等颅神经,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可发生腕管综合征;累及桡神经、股神经、大腿外侧皮神经、腓神经、足跖正中与外侧神经,可出现皮肤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感觉消失;累及单根神经迷走神经、坐骨神经,可导致腰痛、腿痛,胃痉挛、胃疼痛与胃蠕动等功能障碍。
-
2)弥漫性多神经病变
近端运动神经病变:
也称糖尿病性肌萎缩或糖尿病性股神经病变,与慢性炎性多神经脱髓鞘病变、神经结构破坏、神经蛋白漏出引起自身免疫病变有关,主要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缓慢或突然起病,以大腿或髋骨骨盆疼痛为主诉,近端肌无力,不能从坐姿站起,必须用手支撑才能站立,严重的肌萎缩者可呈恶病质.
查体可见明显的髂腰肌、闭孔肌、大腿内收肌无力,但臀大肌、臀小肌及国绳肌腱相对完好,可见自发性肌束收缩,也可用叩诊诱发肌束收缩。
-
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 此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即可累及神经小纤维也可累及大纤维,但以小纤维功能异常出现较早,除电生理检查可发现异常外,无阳性体征,但患者主观疼痛剧烈。
-
小纤维神经病变
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病程多小于6月
常发生在下肢及足部
以剧烈的表浅皮肤疼痛为主要表现(呈刀割、火
烧样剧疼)伴痛觉过敏,任何轻微的触摸或接触(如衣被床单)都可诱发剧疼,夜晚加重
对温度、针刺的感觉减退或麻木感,但肌腱反射与肌肉运动正常
常同时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如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血管舒缩障碍
-
慢性痛性神经病变
常发生于糖尿病病程数年后 ,疼痛可持续半年以上
对所有的治疗及麻醉镇痛剂均抵抗甚至耐药成瘾,临床处理最为困难
神经小纤维病变引起疼痛的机理不清,高血糖是降低痛阈的可能原因之一
-
大纤维神经病变
– 本体感觉、位置感觉、振动感觉、温度觉异常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疼痛为深部钝痛、骨疼、痉挛样疼
– 感觉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如“北京鸭”步,或
有踩棉花样感觉
– 四肢远端有蚁行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
– 远端手、足间小肌群萎缩无力
– 跟腱缩短呈马蹄样足
– 由于血管舒缩功能不受影响,故患足皮肤温暖
周围运动神经病变-
周围运动神经病变:
导致手指、足趾间小肌群萎缩无力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
3)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
起病潜伏、缓慢,在糖尿病确诊一年内就可以发生。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管输缩功能、瞳孔和汗腺等功能,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
1) 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
a 安静时心率加快(>90次/分),而运动时心率不加快;
b 卧位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
(2) 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
a 食管反流征:腹胀、烧心;
b 胃轻瘫、胃麻痹、肠麻痹和麻痹性肠梗阻:恶心、呕吐、便秘;
c 肠激惹:腹泻甚至大便失禁;
d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
(3) 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
a 膀胱功能紊乱:尿潴留、尿失禁;
b 骶神经自主神经病变的男性可有阳痿或早泄。
(4) 汗腺与周围血管
a 出汗异常:下肢皮肤干、凉、无汗,而上身大量出汗;
b 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幅度减少,血管运动紧张性减弱;
c 周围皮肤动、静脉分流开放,血流量增加,静脉及毛细血管床扩张,压力升高,周围皮肤水肿。
-
(5) 瞳孔: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6) 对代谢的影响:对低血糖感知减退或无反应,自行从低血糖中恢复的过程延长。
治疗和预后
原则:控制血糖、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
神经修复药物:B族维生素类,如甲钴胺。神经妥乐平(恩再适)。
抗氧化物质:α-硫辛酸、肌醇、银杏黄酮苷
改善局部血供:前列地尔、己酮可可碱
其他:如神经营养剂,胞二磷等。
预后:较差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及预防神经病变的进展与恶化。
1) 病因治疗
(1)纠正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及其他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降血压药,根据情况使用调血脂药、阿司匹林、抗氧化剂(维生素E、C)等综合治疗均有益于纠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种病理生理异常。已有严重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
(2)神经营养素:如维生素B1、B12、甲基维生素B12等,目前新一代的甲钴胺,及神经妥乐平--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3)改善神经微循环:如丹参、川芎嗪、葛根素、山莨菪碱和前列地尔等。
-
2)对症治疗
止痛:
a 药物:如加巴喷丁,利多卡因、丙咪嗪、曲马多、左旋苯丙胺、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硝基安定及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
同时配合抗焦虑治疗,有时可以出现戏剧性的效果
b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于2周内多可缓解疼痛。降钙素皮下注射(100IU/d)连续2周,1/3的人疼痛可完全消失。
c 外涂辣椒素膏,开始时疼痛可稍加重,但2~3周后即可缓解。
糖尿病植物神经损害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睡觉抬高床头,缓慢地变换姿势。下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穿弹力袜增加外周阻力以提高血压,严重者可口服强的松5mg/d,并禁用外周血管扩张剂,降压药剂量调整以立位血压为准。
胃肠道症状:①胃肠麻痹:少食多餐,食物宜少渣低脂,口服胃复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或中药②腹泻:口服甲硝唑及抗生素③便失禁:阿托品苯乙哌啶止泻,生物反馈技术;④胆酸吸收不良:考来烯胺、洛哌丁胺、可乐定或生长抑素,不吃含粗纤维,谷胶及大量麸质的谷类
-
尿潴留:甲基卡巴胆碱,α受体阻滞剂,有严重尿潴留的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膀胱造瘘。
肌无力:加强肌力训练,足畸形者可穿矫形鞋。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证据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5:
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疗效优于其他B 族维生素;
甲钴胺改善某些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优于其他B 族维生素;
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目录
概述
常见的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
叶酸缺乏
遗传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概述
定义:膳食中某种必需营养物质的绝对和相对不足所导致的疾病
病因 :
多为B族维生素缺乏
长期酗酒
长期素食
食物过分精细
蛋白质摄入不足
维生素B12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病因
长期素食
吸收障碍:胃切除术后、特发性脂肪泻、慢性肠炎、小肠狭窄等
利用障碍:先天性运钴胺蛋白II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男女
初期有全身无力、肢体感觉异常,自下肢远端开始,也可从上下肢远端对称性起病
此后出现下肢发僵、无力、走路不稳、行动困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缺失等
深感觉减退、肌肉强直、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精神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测定血或脑脊液中维生素B12水平
治疗
迅速予以维生素B12口服或注射,每日≥1-2 mg,至少维持5-7天。以后每日0.5-1mg,维持3-6个月。
高蛋白膳食,适当补充其他B族维生素
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
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病因:维生素B1缺乏,常见于慢性酗酒、长期食用精米、胃肠道疾病等
临床表现:
神经症状:感觉异常、肢体无力、肌肉萎缩
全身症状:水肿、心悸、气短
治疗:
摄入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燕麦、糙米、豌豆、葵花籽
补充维生素B1
叶酸缺乏症
目录
概述
常见的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植烷酸累积(refsum)病
弥漫性体表血管角质瘤(Fabry)病
棘红细胞病
淀粉样变性型神经病
血卟啉病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诊断流程表(二)
总结
周围神经病,代谢紊乱以及营养物质缺乏是根本病因
周围神经病,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上、下肢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缺乏性周围神经病最为常见
周围神经病治疗以纠正代谢紊乱、补充营养物质为主
本文是夏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