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小儿疝气,要微创更要无痕
何为无痕手术,有哪些优势?
所谓无痕手术,有两个含义:1 指在身体上没有瘢痕;2 指在孩子的心理上没有留下阴影。
孩子在年龄很小、没有深刻记忆的时候进行手术,术后又没有瘢痕,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就可能不知道自己患过病,做过手术,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样,就会达到患者家长的初心----“我们希望做完手术,病好了,就和没做过手术一样,就和没得过病一样,就和健康孩子一样”。
无痕手术怎么做?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发展,人们对治疗疾病的要求也必然随之提高,不仅要求治愈疾病,而且要求减小创伤并快速康复,不仅要求在生理上得到康复,还要求对心理上将影响降到最低。正是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直接促进了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作为微创治疗的代表,小儿腹腔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小儿腹腔镜技术已应用于小儿外科多个领域,经过思考,在现有的微创治疗基础上,从努力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我们提出了“大病要微创,小病要无痕”。
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水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发病率很高。传统手术创伤大,切口位于双侧腹股沟,长约3-4cm,不仅术后瘢痕明显,且容易破坏精索血运,有损伤输精管等风险。目前传统的腹腔镜技术,主要采用两孔于腹腔内进行操作,虽然与传统手术相比有较大优势,但其腹部除脐孔外仍有一处5mm小切口,愈合之后会留有瘢痕。我们都知道,用刀切开的创口愈合之后是留有瘢痕的,而静脉点滴时扎针的针眼愈合之后是没有瘢痕的,这就说明,如果切口小到一定程度变成针眼,可能就会无瘢痕愈合,然而国际上最细的操作钳也要3mm左右,这也会留有瘢痕。
基于精益求精的要求,我们自主研发了一种腹腔镜辅助针式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局认证。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斜疝的腹腔镜辅助针式装置,包括1枚1mm直径的金属实性针:其头端为三棱面,以利于穿入腹壁,但其尖端被处理为钝圆形,以避免髂血管等副损伤;其前端为粗糙面,侧面有两处沟槽,以利于牵拉缝线。通过此针不仅可为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提供必要的辅助操作,如:牵拉腹膜,牵拉输精管,牵拉缝线等,而且能有效地探查隐性疝。应用这项专利进行微创手术,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另开皮肤3-5mm切口置入操作钳进行操作的缺点,使手术更加的微创,而对于1mm的针孔来说,机体可达到无瘢痕愈合,使得该项手术由原来的小瘢痕改进为无瘢痕,从而使得创口长度的量变达到术后无瘢痕的质变。
本文系崔清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崔清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