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朱苏宝 人已读
骨结核大多是由肺结核继发的,但也有患者没有肺结核病史,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结核菌核大多首先发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统去,可以导致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所以骨结核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
骨结核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结核菌培养、病理组织、血检查及流行病学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一)病史
1.骨关节结核起病多较缓慢,全身症状隐蔽,病人可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仅有少数病例除上述症状外呈现急性发作,高热39度左右,易于其他急性感染混淆。既往或现在同时有肺结核、胸膜炎、淋巴结核或泌尿系统结核等者,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者家族有结核病患者等,将有助于诊断。
2.局部症状与体征
1)功能障碍 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各关节常被迫处于特殊的位置,如肩关节下垂位,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颈椎结核常用两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核者肌肉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势。
2)肿胀 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脊柱结核因解剖关系,早期体表可无异常发现,随着病变发展,椎旁脓肿增大并沿肌肉间隙移行至体表,寒性脓肿可出现于颈部、背部、腰三角、髂凹和腿根部等。如脓肿移行至体表,皮肤受累,可见表皮潮红,局部温度也可增高,有的甚至穿破皮肤形成窦道。同时病人多出现低热,局部疼痛加重。寒性脓肿出现时有助于骨关节结核的诊断。
3)疼痛 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显,待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其邻近的神经根,如腰椎结核的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刺激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痛;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往往这时才引起病人的注意。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是在夜间熟睡失去肌肉痉挛的保护时,疼痛更加明显,小儿常表现夜啼等。
4)畸形 随着病变发展,骨关节和脊椎骨质破坏,上述特有的姿势持续不变且进一步发展,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而出现畸形,脊柱结核多出现成角后凸畸形。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病人常有轻度贫血(10克%以下),多发病灶或长期合并继发感染者,可有较严重贫血。10%病例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混合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2.血沉 在病变活动期一般血沉都加速,但也可正常,病变静止或治愈者血沉将逐渐趋于正常,这对随诊有意义,但是本项检查非特异性,其他炎症或恶性肿瘤也可使血沉加快。
3.结核菌素试验 未接种过卡介苗的15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由阴性转阳性者,说明最近感染了结核病,由非典型抗酸杆菌感染也可阳性,但反应较轻。假阴性可见初病期,或重症者无变应性。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报告骨关节结核14%病例本试验为阴性,因此试验阴性时不能完全除外活动性结核包括骨关节结核。
4.结核菌培养 脓液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约需时3~8周,其阳性率为50%左右。Bactec快速生长平均9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经48小时可得结果,这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5.病理组织检查 采取病理组织标本时有报告认为在滑膜上取肉芽组织,骨骼上在x线片显示囊样病灶处取活体组织,其阳性率高。结核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核对,可提高其确诊率70%~90%。
(三)影像学检查 迄今X线常规摄片仍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但少数病例需要CT、CTM、MRI或ECT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
脊柱结核尤其是腰椎的结核最早的症状常常是腰疼,但是很多别的疾病都可以产生腰疼,比如椎间盘病、腰部劳损等都可以导致腰疼。结核病的腰疼和其他疾病导致的腰疼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结核病的腰疼是一种持续的腰疼,尤其是在晚上睡着以后疼。
(一)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易发生于骨骺及干骺,可在骨质中央部分亦可在边缘部分,形成缺损,往往骨骺及干骺同时破坏,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统一破坏区。骨结核关节骨质破坏,从两侧边缘开始,中央的关节板面较轻,是结核的特点。椎体结核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
骨结核包括脊柱结核有它一般的结核治疗原则,首先是支持疗法,要有充分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热量要够,充足的休息等。另外就是抗结核治疗,也就是化疗,给予各种抗结核的药物,需要坚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有些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了,脓肿、瘫痪等,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现在治疗结核多采用联合用药,一般是两种或三种以上,不能随便停药或减量服用。,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和品种,在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继续巩固治疗半年至一年以上。
目前常用的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二线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卷须霉素、卡那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和对氨柳酸等。
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规律用药。目前临床所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很多,有人研究表明:INH、RFP和PZA三药联合使用能发挥各自作用和协同作用,作用于三种不同代谢菌群和细胞内外菌群,药物在不同pH值的情况下达到杀菌和灭菌作用,从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
手术治疗 在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地清除结核病灶,可以大大缩短疗程,预防畸形或截瘫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颈椎结核的治愈率。同时应强调手术适应证。
本文是朱苏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