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如何预防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阳光灿烂,万虫涌动,昼长夜短。人则春心发动,减衣轻履,外出踏青,赏花品茗,夜不思寐。
然而春天乍暖还寒,气温波动,如衣物增减不当,饮食起居不调,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加之人喜欢到公共场所,病毒传染机会增多,容易发生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感冒、发热、皮疹而不痒。
预防:适当增减衣物,规律起居,平衡饮食,少去公共场所,戴口罩,出现皮疹但不痒要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春天草木萌生,百花齐放,虽然赏心悦目,对花粉过敏的人却是噩梦。易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炎,表现鼻痒、喷嚏、流涕,眼痒、流泪,皮肤瘙痒,风团,皮疹。
对策:明了自己对哪些过敏原过敏,可以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尽量避免过敏原。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免过敏原越来越多。
春天阳光明媚,日照增强,不知不觉中日晒过度,容易发生日光敏感性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线性痒疹、光接触性皮炎、种痘样水疱病,卟啉症,陪拉格、日光性荨麻疹,光化性皮炎;增加有光敏感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单纯疱疹、痤疮、酒糟鼻等等的机会。
对策:在9点-下午3点间避免日晒,使用防晒霜或者遮阳伞。
经过冬天寒冷、干燥的刺激,人的皮肤变得干燥、缺水。春风吹来,皮肤更干,加之日晒、浮尘、雾霾刺激,容易出现刺激性皮炎,敏感性肌肤,表现皮肤干燥、紧绷感、瘙痒、烧灼感或者刺痛,伴有或不伴有红斑;皮肤微损伤,过敏原容易进入皮肤,产生皮肤过敏,出现瘙痒、红斑、肿胀。
预防:冬季加强皮肤保湿,春季外出加强防护,注意遮光、戴口罩,使用柔和的护肤品,有症状及时就医。

本文是李邻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