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添一个宝宝,家中抵触最大的莫过于大宝,因为这将破坏原已稳定的“三口之家”,侵犯自己的“既得利益”。有了二宝以后,爸爸妈妈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二宝会分享掉爸妈原来给予自己的一半甚至以上的注意力。新闻曾报道过,有孩子让爸妈写保证书,即便有了弟弟妹妹,仍然最爱自己,亦或财产都是自己的,不能给弟弟妹妹分,甚至有以自杀表示抗议的。上面这种情况听上去有点危言耸听,但其实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只是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而已。

这种情况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同胞竞争”,大意是指儿童在年龄稍小的弟弟妹妹出生后,发生的某种程度的情感紊乱,多数儿童都可见到这种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情感紊乱的程度异乎寻常,就有可能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现今能够生育二胎的父母们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独生子女,不仅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处理二胎间关系的相关经验,连他们的父母也很少有相关经验,这也为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宝对二宝的不满,除了文首中提到的那些极端的情况外,大多数还是一些细枝末节上的表现。一般可以分为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情绪问题主要是突发的或渐进性的乱发脾气、容易哭闹或撒娇;行为问题主要是突发的或渐进性的冲动及攻击行为、叛逆行为、自我中心行为及尿床等倒退行为。如果家长们发现了大宝这些与之前不一样的情绪或行为持续存在的话,就要想到同胞竞争的可能,大宝的这些表现是为了与小宝争抢家长们的爱与关注。其次,要树立大宝身为老大的道德责任感。帮助儿童树立道德责任感并不困难,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示范行为。最好的做法是,在小宝出生前就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大宝喜欢尚未出生的小宝,并树立其作为老大的责任感。

家长们可以让大宝通过制作小宝的衣服、抚摸妈妈肚子、隔着妈妈肚子与小宝说话等方式期待弟弟妹妹的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宝了解父母对他的爱是不会因为一个小宝的出生减少,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小宝出生之后,如果大宝年龄在3岁以上的话,可以让其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

例如与家长一起购置宝宝所需的物品,让其为小宝喂奶或辅食等,通过在大宝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小宝的照顾,逐渐培养同胞间的感情,这样既可以培养两人的依恋感,又可以培养大宝的责任感,且让大宝感受到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有人陪伴,不会孤单。当小宝到了2岁以后有了基本的判断和理解能力,而大小宝之间有了初步的沟通能力,家长们此时需要尽量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一味的袒护某个孩子,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

如果其中一个孩子表现较差,也要抓住机会表扬他;而如果另一个表现较好,也要抓住机会批评他,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当孩子发生冲突闹矛盾时,最好先尝试着让两人自行协商解决,不仅能提高两人的沟通能力,亦能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协商解决不成的再由家长出面,在分析清楚道理的情况下再做出裁决,尽量让孩子们都心服口服。在宝宝们有了独立行动的能力之后,家长们每天要给他们一定的单独相处的时间,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互助能力。虽然孩子们独处时可能会有点小吵小闹,但只要这些情况不是很严重,家长们就无需在意,孩子们是能够从这些小吵小闹中进步和成长起来的。家长们还可以有意的设置一些活动或游戏,让他们相互配合,并有意让大宝突出老大的作用,带领小宝完成,既能提高大宝的自信心也能提高大宝作为老大的责任感。

最后,有研究表明,如果二胎间年龄差别小于18个月,第一个孩子很少嫉妒,因为他还没有理解发生了什么;如果年龄差别2-3岁,孩子间的竞争就非常突出;而年龄差别在3-4岁以上,孩子间竞争又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因此,不急于要二胎的家长们,也可以参考大宝的年龄再考虑生育二胎的时间,从而给宝宝们各自最大化的发展。
本文系丁大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