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貌似强大的父母摧毁孩子的自信
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具有强大能力的父母,你会用这份强大的力量为孩子护航保驾,当他偏离航线,你会及时掌舵,当他触礁你会及时修补,当他燃料不足,你会及时加油,但是你不会代替他做他自己的事。更不会让他完全按照你的人生复制你的所谓“成功”。因为你的强大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甚至是一种“伪强大”,你的成长经历、环境对于一个处在现在这个复杂变化的环境中的孩子可能是一剂毒药,对于一个大脑只有你一半遗传基因的孩子,你怎么可能让他完全copy你的全部人生?换句话说即使是你自己所谓的成功人生如果放在他这个年代可能是一种失败的人生啊。他每一次自信开始发育,独立性开始增强、人生观开始形成的关键节点都被无情扼杀的时候,父母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成功地保护了孩子,让他免受挫折和痛苦,可是你实际上在扼杀他。一个孩子需要挫折、需要犯错,需要失败,需要各种痛苦,这样才会反思,总结,才能成长,有时候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放下自己“强大”的专制形象,给他们更宽容的环境。
孙玉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8日 134 0 1 -
为什么不爱听父母说话,却爱听外人说话?
答:虽然你长大了,但父母还是把你当孩子,总是拿什么吃的给你,或打电话关心你,可你不需要这些,且体会不到尊严感,故不爱听父母说话;外人把你当做有责任能力的社会成人,对等交流,使你能体会到成人的尊严感,故爱听外人说话。简单地说,就是父母与你说话不同频,外人与你说话同频。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科普号2024年09月15日 201 0 3 -
奉献型人格:我付出一切,他却对我充满厌恶
“吃力不讨好”的女人前段时间,我去做中医治疗。旁边躺着的是一个约摸40出头的女人,一边做推拿一边和大夫聊天。女人:“我们那地方,女人都任劳任怨,一辈子都在为家辛苦操劳,习惯了。”大夫:“嗯,腰椎劳损挺严重,还是要注意休息。”女人叹了口气:“多干点活没啥,照顾家人也是份内的事情,可让我心痛的是,没人领情,别人把这些都当成了理所当然。”大夫没吭声,换了个方位。女人接着说:“我儿子昨天居然哭着跟我说,他想换成小姨当妈妈,小姨温柔漂亮,不会凶他,还给他买玩具和冰激凌,带他去吃必胜客和麦当劳。”“从小到大当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吃喝拉撒都是我在精心照顾,谁知道养了个白眼狼,真是伤透了心,这不一下子老毛病就犯了。”大夫尝试宽慰她:“孩子还小,不懂事,别往心里去。”女人似乎更激动:“孩子还小,那他爸呢?年轻的时候陪他吃尽了苦,这么多年来家里家外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没让他操过心,换来的是他的熟视无睹和一脸嫌弃。”大夫轻轻叹了口气,紧了紧正在做推拿的手。女人有些哽咽:“我也不指望他们回报我什么,但至少要看见我的付出吧,这样对我真的很不公平。”大夫拍了拍她的背:“你是个好妈妈、好老婆。别为这些事情影响身心状态,身上已经淤堵得这么厉害了。”女人努力平息情绪,治疗室陷入一片沉静。这场对话让我有些触动,想起了欧文亚隆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对母亲的刻画:同样是一个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女人,起早贪黑供养着一大家子的生活,但是没有人记得她。“我的兄弟赛门和海米,还有丽娜、你的汉娜姑姑、我从俄国带来的艾比舅舅,全家全是靠着那片肮脏的小杂货铺过来的。没有人帮过我,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人感谢我。”而她的儿子——亚隆本人,对她也有一些厌恶和憎恨,因为她“虚弱、一意孤行、爱管闲事、疑心、充满敌意、抱持强烈偏见和不可理喻的无知”。这类人,从不吝啬付出与奉献,却往往活在委屈、压抑和痛苦之中。他们不理解:为何在关系里,身上的“坏”总在被无限放大,而不惜以掏空自己为代价奉献的“好”,却一直在被恶狠狠地忽略?不被看见的“好”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奉献型人格”。辛勤付出是值得肯定的,问题可能出在:这些付出背后的动机或许并没有那么纯粹。①证明价值如果一个人成长在充满偏见的环境中,只有靠付出和奉献才能获取一些爱、支持和关注,那么这种方式将成为其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比如治疗室的那个女人,所生活的地方存在普遍重男轻女的现象,女孩从小被赋予的唯一价值可能就是“任劳任怨、为家操劳”。能在某种环境中生存下来,一定会在人格中塑造一套与之相配的底层系统。而女人的底层系统就是:我付出故我在。所以,她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付出,来感受自己的存在,而一旦停止或者被否定、被忽视,无疑相当于“让她死去”。②投射需求“付出”意味着把自己放在照顾者的位置上,而长期待在这个位置会导致内心匮乏。因为这种“给”不是由于内部充盈而自然流向外界的“给”,相反,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被迫交换”。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本身也非常渴望被人照顾,但却迫于要留在“照顾者”的位置,而不得不去压抑需求。但是,这部分被压抑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他们将其投射给其他人,因此在“奉献者人格”的人眼中,人人都需要被照顾。在这样的无意识运作之下,他们其实无力看见对方的真实需求,反而在一种“付出泛滥”的状态之中,让他人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表面是在主动付出,实则是在把付出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交换和索取,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治疗室的女人提到一个细节:她每天很早起床,为老公和孩子准备便当,十分辛苦,她坚持了很多年,但似乎父子二人都不太买账,还经常劝她“累就不要搞了”。可她认为便当比外卖干净,吃着更放心,她需要对家人的健康负责。也许这个“便当”,是她自己内心的渴望,潜意识中希望有人做健康的便当给她吃,她将这个需求投射到家人身上,而自己扮演起照顾者的角色。自始至终,“便当”都只是她的需求,而非老公和孩子的需求,可她却认为在为别人付出,并期待或要求别人给予相应的回应。这种“绑架”让人想逃、想跑、想刻意忽略这些“糖衣炮弹”,并通过“合理化”来进行防御:“这是她自愿做的,没人逼她”,或者“这本来就该她做的,与我无关”。一方渴望付出被认可、被赋予价值,而另一方却极力在回避。拉扯之中,奉献者们心酸、委屈、愤怒、无助且痛苦,而这些无法言明的情绪堆叠起来,他们喋喋不休、脾气暴躁或者尖锐刻薄,加速着关系的恶化。原本最辛苦、最卖力、最有“苦劳”的那个人,反倒成了众人眼中最“坏”的那个。破解“劳苦无功”应该没有人愿意成为这样的“大冤种”,但事实上,沉浸在这种令人沮丧的状态里的人并不少。如何破解呢?三点建议供参考。第一,注意“三适”付出。“三适”是指适度、适时、适需。“适度”的意思是:量力而行,有点余地给别人。“付出”本是一种“强者行为”,自愿给予他人方便而做出一些牺牲或让步。它的最佳状态是限定在自己“游刃有余的部分”,超出这个限度会发生心理失衡,进入“弱者位置”的人强行持续“强者行为”的结果,就是变成大冤种。比如上文的女人提到“家里的事从没让老公操过心”,这种“大包大揽”显然是一个超负荷的状态。可以尝试和老公好好谈谈,分分工,让他也操操心。或许也只有操过心,他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些付出的分量。“适时”和“适需”是说注意付出的时机。咨询中有个原则:不求助不帮助。这个原则我认为适用于所有关系中判断“付出”的时机。只有当别人需要你的付出时,双向奔赴才有意义。这里的考验在于,是否能够看见对方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打着为对方付出的旗号满足自己潜意识里的需求。《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提到过一个细节:某个被母亲一直照料起居的亲戚,从不记得母亲的好,却只惦记和夸赞赛门舅舅每隔几个月带给她的一瓶七喜。或许,她的真实需求就是七喜,而不是母亲费劲做的面饼呢?这位母亲如果调整一下思路:先搞清楚她需不需要照顾、需要自己给予什么样的照顾,再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给予这些照顾,最后按需按度去付出,结果应该会好很多。当然,这对于“奉献型人格”的人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来看第二条建议: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自我价值包括两部分:外在价值和本真价值。外在价值是自己所拥有的、能够对外界产生贡献和影响的价值,比如颜值、能力、地位、角色、金钱、权力等。而本真价值则是指剥开了这些外在条件之后,生命的本真存在。“奉献者人格”的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通过“付出”,一来让外在价值得到认可,二来不断确认本真价值的存在。实际上,本真价值才是内核与基石,而且是天然存在的。因为你是你,作为一个独立而特别的生命存在,这已经是最美妙的事情了,即使什么都不做,你也值得一切爱和美好。基于此,才可能有力量去成为一个完整、鲜活的自己,而非卡在“母亲”或“照顾者”的位置无法动弹。第三点建议是,如果暂时做不到以上两点,那么至少对自己的付出保持觉察。对于无法控制、不自觉付出的部分,请自我提醒:这可能是我的需求,与他人无关,我自己买单。这条边界或许能稍微松动一些紧绷的心理期待,让彼此都轻松起来,关系也会得到缓和。“付出”和“奉献”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因而被社会所鼓励和认可。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它应该建立在健康的心理水平上,也讲究程度和技巧。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之下再去给予,“付出”和“奉献”才会更有力量。
陈群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0日 568 0 4 -
中国缺位的父亲多吗?影响大?怎么办?
小x是一名16岁的上海初三少年,马上就要中考了,6.19日是父亲节,母亲让他给远在常州工作的父亲发一条父亲节的微信,小x拒绝了,撇撇嘴:他也配做父亲?他管过我什么?传统家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孩子的抚育,夫妇关系也是在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父母双方抚养孩子形成了“基本三角”。儿童成长需要依托家庭这一单元完成相当长时间跨度的生活教育,共同抚育是夫妻持久感情的基础,抚育“不能由一女/一男单独负担,有了个母亲还得有个父亲”。一、中国缺位的父亲多吗?是的。中国父亲的缺位主要有四个情况:1. 离婚,孩子跟母亲;2. 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3. 父亲去世;4.忙于工作,在家时间很少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我国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20年常住人口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市,达到4.93‰,上海市是2.71‰。数据不可谓不严重。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快速流动,而这种高流动性的很大构成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农民工统计数据:全年农民工总量2.8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此外,还有“非农民工”在异地工作的男性,比如上海就很多在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工作的“父亲”。父亲英年早逝的情况不是很常见,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讨论了。上面三种情况加起来,中国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的人数至少达到1亿以上。那么这些1亿以上的、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身后是什么?正是父亲缺位的中国家庭。二、父亲缺位的影响是什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讨论的父亲缺位的情况,排除掉“父亲已去世的孩子”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父亲其实不是“缺位”而是“逝去”父亲缺位这个问题,打破了家庭“父母抚育”的稳定结构,父亲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的缺失,导致部分家庭功能的失灵。1、 父亲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父亲的作用是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21世纪对父亲标准和期望的提高了,一是对父亲角色期许比起“数量”更看重“质量”,二是强调父亲需重视精神和心理层面对孩子的支持作用,同时养育孩子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的自己情绪状态。当今全新的养育理念要求父亲职责独特而多元,不仅是“经济提供者、生活照顾者、家庭维护者”,更重要的是承担“孩子的教师和价值导向奠基人”的角色以支持其心理与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社会化、人格形成、人际关系、性别角色、道德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父亲对儿童、青少年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代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在父女关系好的时候,女儿择偶时更偏好与其父亲长相相似的面孔。2、 父亲缺位,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发生异化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模式限制了妻子的发展机会,加重其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父亲缺位使得原本就在家庭结构中更为亲密的母女关系,在父亲不在场的境况下更为团结,母亲的角色也在父子/父女关系性质中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第一种情况:母亲成为“离间者”父子/父女分隔两地的情况下有些母亲在生活与相处中积攒了对父亲的不满与情绪,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丈夫的情绪化表达和主观判断以抱怨的方式传输给孩子。“初高中时候我爸除非有事不然不会主动打回来。我妈在家里照顾我和两个弟弟,很看不惯我爸什么都不管,有时候打电话和我爸吵架或者抬扛,和我一直说我爸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负责任。”孩子更偏向母亲,对于母亲的言论较少地进行回顾与反思。父亲的负面刻板印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定型,后续会造成孩子潜意识的疏远甚至是排斥父亲。第二种情况:母亲成为“传声筒”母亲在关涉父子/父女的事件中起到沟通作用。了解儿子/女儿的需求转告给丈夫,再把丈夫的训导和教诲传达给儿子/女儿,尤其是父亲单独外出的情况下,父母电话交流中涉及到家庭事务的商量,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父子/父女互动内容较少,因而关于事件的信息交互通常由母亲代为传达。我爸其实心里想法很多有我的,比如说快过年催我妈给我买买新衣服什么的,但跟我就不会说出来,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呢,就通过我妈。所以小时候就一直误会我爸是不是嫌弃我是个女孩子,不喜欢我。母亲传递双方信息过程减少和阻断了父子/父女交流的途径和机会,限制了父子/父女交流中的情感交流。三、缺位的父亲可以做什么?首先,父亲要意识到:打电话、偶尔团聚和物质补偿可以维持父子/父女关系,但无法和常规化家庭持续而稳定的父子/父女感情相比。其次,父子/父女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结”,如果双方的情感交流虽物理空间相距甚远,但心理交流“两人在场”,那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亲最为理想的交往模式。再次,要提醒各位父亲:在你外出打工前或者子女返回老家前,父子/父女之间已经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这个条件非常重要。我女上初中回XX上的,北京这上的没学籍,只能给她往回送了。她弟弟妹妹还在我们身边就她自己回去,我怕她心里不舒服,所以心里也记到得平常也多关心她。怕她回去环境陌生不适应,刚去住校打电话哭了好多次,我和她妈也是心里不是滋味儿……我尽我所能全力支持她,希望她有什么事儿或者想法跟我说,一边依赖一边学着独立。上面引用的这对父女分离的时间节点是13岁,从出生到青春期,父女间已经有较为稳定的亲子情感交流模式。小时候和我爸沟通比较少吧,回家的时候有内心有一点点陌生和排斥。庆幸的是我爸是个性格特别活泼的,慢慢懂事以后就跟他主动说话,每周末时间方便就打电话开免提一起唠一会儿,虽然离得远但他们那边的生活我也有参与到的感觉。上文中的父亲通过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拉近了父子心理距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意识加强在外父亲与儿子的关联性,重塑了以前弱连接的父子关系。四、母亲可以做什么?母亲需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特别是女儿在尚未形成对父亲亲密感和信任关系的时期,父亲的外出非常影响父子/父女关系。这一阶段母亲若在交流中不断告诉孩子父亲有担当的和友善的正面形象,帮助女儿将父亲纳入“自己人”的范围,可以为后续父子/父女良性互动打下基础,有利于提高女儿对父亲的接受度。 “孩子比较小我就不在家的,回去孩子都跟我生分了!主要是她妈平时帮我说话,说我在外面挣钱不容易,她大点儿懂事了慢慢就理解我了”。总之,中国的父亲缺位问题确实严重,且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 父亲:尽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离开孩子最好等已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要和孩子保持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2. 母亲: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不做“离间者”和“传声筒”3. 社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政策上支持那些外出工作的父母和孩子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参考文献李莹芳.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Arnett,J.J.LearningtoStandAlone:TheContemporaryAmericanTransitiontoAdulthoodinCulturalandHistoricalContext.HumanDevelopment,1998.ELDER,G.H.FamilyHistoryandtheLifeCourse.Transitions,1978.Hakoyama,M.FatheringStyles:QualitiesChildrenExpectinTheirFathers,Marriage&FamilyReview,2020.Harris,K.M.,&Morgan,S.P.Fathers,Sons,andDaughters:DifferentialPaternalInvolvementinParenting,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1991.Palkovitz,R.&Hull,J.TowardaResourceTheoryofFathering.JournalofFamilyTheory&Review,2018.VanGaalen,R.I.andDykstra,P.A.SolidarityandConflictBetweenAdultChildrenandParents:ALatentClassAnalysis.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2006.Waller,M.R.Cooperation,Conflict,orDisengagement?CoparentingStylesandFather InvolvementinFragileFamilies,FamilyProcess,2012.
潘霄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7日 397 0 0 -
青少年的挑战
16岁的女孩问我:“能不能让我妈妈少一点焦虑,做自己的事情,别把眼睛和嘴巴长在我身上,她太累了,我不想每次周末回家就和她吵架,现在只有刷手机可以让我们保留一点和平”。几天以后,在家长学堂上见到这位女孩的妈妈,她见我第一句话就问:“我是某某的妈妈,孩子在青少年训练营玩手机吗?”我说:“玩手机”,这位妈妈很不安地说:“那怎么投入的参加课程,我们就是想她来训练营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马上要高三,在学校什么状况也只能听老师说说,其他一概不知道,回家就玩手机!不和我说话,我想知道她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我想和她聊点什么,她就戴上耳机看手机。”每次的青少年成长训练营里,这类型的问题很多,往往都是一个现象: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声音。父母总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和他们说会儿话,父母的焦灼、期待,还混杂着自己的社会生存之忧,聊着聊着就会奔向了学习的议题。青少年的耳朵已经被父母谈论学习的话题磨出了茧,显然也承受不起父母的操心。这时候,手机就这样成为了天然的屏障,隔开了原本想相互关心的初心,家庭开始进入无沟通的冷暴力。原本带着“甜蜜的亲子关系”,怎么到了青春期说翻脸就翻脸呢?1孩子越大,聊天的区间越小发展心理学家一直以更大的框架关注着青少年的不同的阶段。青春期可以细分为青春期早期11~14岁,青春期中期15~18岁,以及青春期晚期18~21岁。其中青少年的中晚期可能会与下一个家庭生命周期重叠,即孩子们离开家庭出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阶段,也是父母们进入中年危机的阶段。这其实是一种警示,青少年是一种无法仅仅用年龄决定的阶段。青少年通常在15或16岁离开家庭寄宿读书,当然也有许多青少年,即使过了21岁依旧和家人同住。这些形式都无法阻挡青少年更多地离开家庭投入学校(微社会)与准备进入社会的步伐。无论父母是否愿意,养大的孩子就是会离家,心在外面,朋友圈子也在外面,谈论的话题越来越不在一个节奏里,学习慢慢会成为唯一可以彼此听懂的言语,同时也会变得寡淡无趣。父母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担忧,总是想在仅有的聊天区域里,快速表达正确的三观。而青少年可能想聊球星,当季款的球鞋,火爆的游戏,男女生之间的八卦,老师的糗事,谁搞残了谁,还有一些白日梦,最粗的话……这些会毁了父母的三观,会耽误学习,会变成“不良少年”吗?当然不是,这些会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加健康,这时的青少年活在当下的关系里,在人际关系里找乐趣,找属于自己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方向,找自己的样子,只有青少年把自己交到鲜活的人际关系里,他才能慢慢多一点知道自己是谁,未来想要干什么。这个时候的青少年,需要更多、更广的声音与自己对话,不仅仅是与学习的对话。能去找寻自己的青少年,学习总是顺带做了的事情。一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体验,才能真的长大。作为父母,广纳言才能谋思路,需要学会放下自己的主观想法,比如:“不是孩子喜欢玩手机,手机只是孩子为了少与父母吵架,而竖起的保护关系的盾牌。”2我们一样也不一样从发展视角下关注青少年的家庭,大体会产生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强调冲突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强调两代人之间的相似之处。第一种观点表达的是人到中年的父母与他们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于未来发展的目标不一致。一方面青少年的好斗性和性冲动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父母的体力和精力逐渐减弱。中年母亲进入绝经期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儿女进入青春期发育的时间。同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越发困难,在饮食问题上矛盾尤为突出,青少年大都喜欢高热高糖的食物,因为他们的身体代谢旺盛,他们的情绪需要甜食为他们排忧解愁,而这些则都是父母眼里的不健康垃圾食品。此外,青少年与父母对于时间及死亡所保持的观点也截然相反。青少年通常觉得他们拥有的时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然而他们的父母对于死亡的概念与感受,则经常受到冲击,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许亡故,以及人到中年对时间有限而产生的焦虑感。这种强调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观点是青少年暴风骤雨期设想的中心,漫布在青少年的家庭中,在对话里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我和你不一样”。另一种发展观点则是父母与青少年同时面对着相似的问题。诸如荷尔蒙爆发,协调彼此之间关系的挑战,突出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家庭当中话语权的领地。例如青少年也会去想,当我进入到下一个生命阶段。我将选择让自己成为与童年阶段一样的人吗?或者成为与父母一样的人吗?父母也会想,我的孩子长大了会和我一样吗?他以后做父母会像我这样养孩子吗?以上任何一种发展性的观点立场,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两代人之间的共同性都是有效的。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家庭成员去了解关于这个阶段的意义,需要去了解家庭对于青春期阶段理解的差异性。同时这两种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均认可:父母与青少年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艾瑞克森在其《青少年的挑战》一书中写道:“在青少年阶段,孩童时代所依仗的东西开始缓缓转变,生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由长辈们言传身教给年轻人,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青少年自己通过他们的反应和行为来告诉长辈,长辈们所代表的生活以及呈现给青年们的生活是否有意义。青少年也要给自己蓄积力量并以此证明自己,并且参与到问题中,将之更新,使其焕发新生,或者革新和反叛。”当父母尝试把青少年的困境当作家庭的困境一起思考,一起讨论,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例如,在青少年成长训练营的家长学堂,家长们都在强调孩子们没有学习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读书,其实这也是青少年自己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我开启了小组讨论模式,先来谈谈自己青少年时期为什么读书,再来聊聊咱们自己工作的意义。有人想着过去的自己在笑,有人在哭,有人紧缩眉头,有人感叹太不一样了,有人说好难。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咋叫孩子找意义?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思绪都不一样。然而一样的是青少年家庭的孩子与父母在一样的冲突与困境中相遇,青少年心里才有了支撑,父母眼里才有了孩子本身的样子。3青春期心理的分离才能健康的回家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的理论及临床观察,总是离不开青春期依恋与分离的议题。青少年是一个人在生命阶段的特殊时期,无论从身体,思想还是心理上都是高峰发展时期。他们一脚离开儿童期,一脚要踏上成年人之路,在这个跨步中,就是青春期,他们既保留了孩童对父母的依恋,有时候会如孩童一般想要回到父母的怀抱,显得自己很无力,想获得更多的支持。而另一部分他们让自己变得像一个成年人,想要去显示自己的想法,想要去行动,想要去冒险,想要去表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想变得很强壮。同时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青少年在获取亲密关系之前,必须要从家庭离开,“切断”与父母的联系,才能够形成最好的身份认同,个体只有在离家之后才会长大。而这些理念都在很多的文化故事当中被精心的详述过,在这些故事当中总是有一些不一样类型的男孩或者女孩,他们学习本领,结交同伴,克服困难,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同伴一起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然后获得成功,成为英雄,再次迎接亲人们的赞美。这是一条青少年完成自我身份认同的路,谁也不可能替他们去走,必须得他们自己走过,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在路上去学习如何保持依赖着去独立。就如同成年人的世界,既能独立思考又可信任与他人合作。同时,这也很考验父母是否可以在孩子离家后,保有自己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是唯一的依恋。父母都需要思考,孩子长大以后,自己的生活,与伴侣的关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这样的思考,能帮助父母们不那么恐慌失去,不那么焦虑未来,也不那么伤感分离,这样的父母,正在协助孩子走上他自己的英雄之路。我记得开篇写的这对母女,她们再相见时,坐在一起低声说话,女孩的头靠着妈妈的肩,女孩一直没有拿出手机,我猜这次一定没有谈学习。
陈群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4日 165 0 1 -
《人民日报》发布家庭教育100招,很简单但超实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底色。想要养育好孩子,一定要来看看这100招。◐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使孩子主动做功课,热爱学习?如何让孩子更懂事?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怎样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又需要父母注意什么……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呢?人民日报发布家庭教育100招,供各位家长参考。01孩子总是照着你说的做,看起来十分乖巧听话,可是你不说,他就不做!如何让孩子学会主动呢?02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认真聆听他说话;相处时,表现出对孩子的信赖,都可以让孩子更加懂事。03孩子总和父母发生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慢慢地学会管理情绪。04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孩子肯定会产生倦意。怎样让孩子热爱学习,也成了家长的难题。05身为父母必须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和安慰,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让他们有自信、有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06教孩子读书,孩子的注意力总是能被其他东西吸引,十分钟里有六分钟都在开小差,你该知道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07孩子一有消极情绪,就不愿意自己动手尝试,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08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与未来,那就要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09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光培养自信心是不够的,消除他的自卑感才是关键!10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孩子多少会有缺点,但如何正确纠正也是有大学问的。家庭教育100招,你一定用得到!
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心理科科普号2022年06月20日 101 0 1 -
想要被爱,放低姿态
1我见过很多人用愤怒、指责、抱怨、威胁的方式来获得爱,他们的成功率低之又低。即使对方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也常常是妥协的一种结果。并非发自内心真心的爱。但是很多人用脆弱、赞扬、撒娇、萌萌哒的方式,却会得到一些爱,并且给的人还很满足。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爱,示弱是个很好的办法。虽然示弱不一定得到,但是逞强是一定得不到的。因为:爱只能经由强者流向弱者。就像水一样,在自然状态下,只能由高处流向低处。爱是一种给予,一种付出。那就只能由多的流向少的。一个人的爱很多,他就是强者。一个人的爱很匮乏,他就是弱者。当你需要对方的爱,当你对他有了需要,你就已经在一种需要者角色上了。你需要别人,还要把自己搞得看起来很强大,那就是会什么都得不到。你在索爱的时候,无法放低姿态,爱就是流不进来。你常说关系是平等的。什么是平等?平等就是有时候我高姿态,有时候你高姿态,有时候我俩姿态平等。你从来没有低过,怎么能算平等?平等就是有时候你需要我,有时候我需要你,有时候我们彼此不需要。2指责是一种高姿态。虽然在指责的时候,你的内心极度虚弱、绷紧、无助。但你依然要防御自己的这种恐惧。你防御的方式,就是反向形成,使用看起来强大的方式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既然你防御,在别人看来,你指责的时候,就是无比强大,让人害怕。一个人在被你吓坏了的时候,还有很多能量来爱你吗?他只会因为恐惧、压力而向你妥协或离开你,并且积压对你的恨。除非他强大到了一定的境界,能识破你的防御。看到你的脆弱,他确认了自己很强大的感觉,从而有能力去宠你。在恋爱初期的双方比较容易做到。这时候的他们,为了得到对方的依恋,要塑造一个我很强大的假象。但这个过程必然难以持续,因为人可以暂时性回避自己的需要而强迫自己强大,但是不能一直。3哀求和付出是一种高姿态。当你苦苦哀求对方不要走,拼命跪舔付出,姿态卑微到尘埃里,一副受害者可怜的样子,你呈现出来的姿态依然是高的,被感知到强大的。因为“受害者”这3个字,本身就是高姿态,具有攻击性。它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道德制高点的位置,仿佛我都这么可怜了,你还不对我好,你就不是人,良心被狗舔了。“付出者”这3个字也具有高姿态的攻击性:我都做了这么多了,还换不回你的真心,你就是不对的!俨然一个受害者的样子。所以当你以受害者的姿态哀求的时候,对方感受到的是被威胁、被强迫、有压力。表面上你的姿态在放低,但实际上你没那么低。这是一种虚弱的夸大,一种威胁的手段。被哀求的人,无法给出他的爱。他的潜意识会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吸血鬼:爱了也白爱,给了也白给。因为受害者就像是一个没有底的黑洞,无论你做什么,他都能感受到不够,而继续抱怨。哀求、付出里夹杂了抱怨,爱就流不进来。4高姿态的标志,就是攻击。如果你有了“你就是应该为我……”、“你就是欠我的”、“男人/女人就应该……”的之类的想法,对方感知到的你就是强大的。攻击,是潜意识防御自己虚弱的一种表现。一防御,就看起来强大了。攻击会把对方搞弱。把对方搞弱了,还要他来对你付出。是个非常不明智的动作。当一个人把自己弄到了攻击者的强大位置上,别人就只会想:弄死他。害怕他。离开他。反之,低姿态的标志,就是示弱。就是承认,我很需要你。你并不欠我的,你完全可以不满足我。但我好需要你,需要你保护我,呵护我,满足我。男人或女人在另外一个人面前示弱、撒娇的时候,他的感知里,一定是先给与了对方极大的肯定:我是弱你,你是强的。撒娇、会赞美、会娇气的女生,看起来像狐狸精,但她们做了非常大的一个付出:借助于她们,男生感觉到了自己是个男人。但在看起来凶巴巴、强悍的女生面前,男生就只会成为一个被吓坏的小孩,只想通过压制、逃跑来防御。反之亦然。一个会撒娇的男人,会让女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你若看起来像个大人,他必成为小孩。你若看起来像个宝宝,他就会成为有爱的大人。简言之就是:你若宝宝,他必大人。你若大人,他必宝宝。放低姿态的方法有两种:示弱。示弱是真诚展示自己的软弱,而不是假装。肯定对方的强。真诚表达出来对方的强大、厉害。先把你放到强大的位置上,再向你索取,才是明智的选择。5示弱对一些人是困难的。因为示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低自尊、懦弱、无能。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到软弱的位置上的时候,别人有了至少两种对待他的可能:保护他。伤害他。软弱是有会被保护的可能的,但也只有软弱才能被保护。强者需要被保护吗?逞强也是看起来强啊,这种人需要被保护吗?软弱也可能被伤害,自古人善被人欺。你把心掏给另外一个人,他给予你无情的讽刺。没有比这更打击人的了。如果在你的经验中,被保护的时候较多,你的自动反应就是:我脆弱,就会被保护。所以当你遇到痛苦的时候,就能坦然展示自己的脆弱,寻求帮助。如果在你的经验中,被伤害的时候较多,你的自动反应就是:我软弱,就会被欺负。所以当你陷入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逞强防御,保护自己。你发飙逞强没错。你错的是,你发飙逞强了,还要人家把你当弱小鸡来爱。6人的经验决定了他的第一反应。他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他要使用什么样的姿态。经验哪来的呢?绝不是眼前这个人给你的。一个人有良好的经验,眼前人的伤害,顶多让我们离开他,并不会改变我们的认知。经验来自于更早期:从小低姿态都是不被允许的。你需要妈妈,妈妈说不。你向她展示自己的弱,只会被她无视、嫌弃、指责。她会把你的生活照顾的很好,但在心理上不会哄你、安慰你、保护你。当你需要她,她只会告诉你:别惯坏了,自己来。可你又有需要。所以你只能让自己变得看起来很强大的样子,边保护着自己,边不再相信别人。7低姿态是中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此而伤害你。成长,就是一种冒险。你可以尝试下新的经验。坦诚地放低下自己试试,在不被满足后再收起来也不迟,起码有了被满足的可能性。但是一开始你就以高姿态索爱,失败就是一种必然。你要知道:最柔软的最坚强。
陈群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6日 539 0 10 -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作者:猪妈妈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孩子越大越难管”,是很多父母苦恼的难题。 朋友说,女儿自从上了初中,像变了个人。 “长个痘,能在镜子前折腾半天;一回家就关房里,说她两句,就满脸不耐烦;连提醒少刷手机,早点睡觉,都要小心翼翼。” 他不明白,以前温和听话的孩子,怎么突然冷言冷语,说翻脸就翻脸? 其实,跟孩子进入青春期有关。 青春期,孩子自主意识萌发,独立性、自尊心增强,开始否定过去的权威,回避成人的干涉,才会和父母产生隔阂。 二三十年前,人类12岁进入青春期,19岁就结束。但如今,最新研究显示,青春期10岁左右就开始了,最晚24岁还没结束。最长超过15年。 父母们不好好应对,孩子很可能因情绪化出现危险行为。 如,打榜明星、离家出走、通宵网游、抽烟、旷课、酗酒等,甚至还包括自残、自杀或打架、盗窃、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简直让家长们提心吊胆。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是孩子发展、成才的关键期,顺利度过,就正式迈向了成年;但如果出了岔子,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影响一生。 作为父母,提前了解,掌握方法,帮孩子平稳度过,是每个家庭的刚需。 01青春期叛逆有原因家长千万别乱扣帽子父母们知道青春期重要,但大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对其本质了解很少。 在面对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故意找茬”、“爱强辩”等表现时,难免焦虑、无奈,甚至愤怒,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多烦恼、冲突和伤害。 其实,青春期的情绪化表达是有原因的: 1.青春期的“烦恼”,来自青春期的“大脑”。 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化惊人,身体一天一个样,行为也越来越个性,这和性激素分泌有关。 但最新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脑才是造成青春期问题的根源。 神经学家弗朗西斯·詹森说,人类大脑即便在20岁,也只有“八成熟”。大脑发育不完善,是青少年叛逆、冲动、喜怒无常等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 比如,孩子“知错犯错、屡教不改”,其实和大脑额叶区域发育不足有关。 额叶是大脑的司令部,负责认知和决策,发育不完全,使孩子缺少自控力,风险意识弱、容易犯错和成瘾。 再比如,孩子“过于敏感,脾气大”,其实和大脑边缘系统、额叶没能很好地协同处理情绪有关。 大脑的边缘系统能轻易感知否定、挖苦等刺激,产生委屈、愤怒等情绪,这时如果额叶没有很好地控制、调节,就容易情绪化。 另外,情绪化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偏爱刺激性的活动。青春期女孩喜欢悲情韩剧、言情小说,男孩爱电竞、滑板等,都是这个原因。 也就是说,青春期孩子“不听话”、“爱冒险”背后,不是翅膀长硬了,变坏了,而是生理因素。 我们千万别因一时的不认同、不愉快就给孩子扣上“不懂事”、“叛逆”、“学坏”的帽子。 2.青春期问题行为,是养育问题的滞后反应。 有家长说,只普通叛逆还说得过去,像“打架、逃学”等总不能也是正常吧? 李玫瑾教授是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专家,曾有一位外交官朋友向她求助,说自己因为16岁儿子的行为问题,苦恼到想自杀。李教授回复:“孩子不用来找我,大人来就可以了。” 在她看来,孩子的问题,通常是家长造成的,青春期问题不过是养育问题的滞后反应。 孩子不会一下子变成另一个人,中间一定隔着漫长的过程。 如果父母在3岁前,没和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在青春期,想对孩子发挥影响力,自然很难;如果从小没有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时再纠正,也很麻烦。家长若再错误干预,孩子的问题行为,只会更加突显。 所以,本非一朝一夕的事,家长想一次性解决,或把问题全归咎于孩子,都不现实。 青春期问题行为,从家长角度看,仿佛出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想方设法让孩子改变;但换到孩子视角,或许他们也正苦恼于有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02青春期最好的保障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心理学者曾奇峰曾提出一个观点,孩子如果到了叛逆期,父母做什么都没用。 这句话道出了很多青春期家长的痛苦和无奈。其隐含的深意是:家长若坚持以往的认知观念和教养模式不变,那说再多,做再多,都无济于事。 孩子的种种“不听话”行为,已是对不恰当养育方式的最激烈反馈,家长们要有所觉察。 应对青春期最好的策略是:孩子变了,父母也需要改变。 1. 改变对孩子行为的看法 “黄多多染发”和“李嫣比基尼照”曾遭到无数恶评。有网友说,她们是“自甘堕落”、“没有家教”,甚至对她们进行“荡妇羞辱”;稍微理性点的也“好心”告诫,“十几岁的女孩,就要该有十几岁的样子”、“家长还是该管管”。 其实,无论出于好心还是恶意,都不应该将青春期孩子的普通行为,上升到“道德”高度。 “孩子喜欢明星,就是被潮流带坏了;注重外表,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打上耳洞、穿上奇装异服,就离做出不良行为不远了。” 这不但是对孩子正常行为的放大解读,更是对他们的污蔑和禁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身医学科李雪霓主任说:“人对外貌的关注,就是始于青春期,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发展现象。” 青少年在意外貌、追求时尚,一方面是身体发育,引发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心理变化,他们需要寻求认同,才会对潮流和同伴特别敏感。 家长没深究原因,就指责、干涉,非常不理智。 教育上,父母和孩子间最大的隔阂在于成长的时代不同。 对服饰的审美、音乐的喜好、约会年龄的认知、休闲活动的选择等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非常正常,没有对错,只有差别。 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却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强加孩子。 只有改变自己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家长才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2.改变和孩子相处的姿态 在“黄多多染发”事件中,一个普通女孩的微博获赞近10万,里面的话,或许代表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心声。 她说非常羡慕黄多多,爸妈能理解并支持她,说明非常爱她,而她自己连披头发,都会被妈妈训斥。 孩子是没办法理解“你爱他,却觉得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 真正能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姿态,不是显示权威,打着“关爱”的幌子指责,而是俯身倾听,身后支持。孙莉曾对多多打耳洞、染头发做出回应。她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现在阻止,将来孩子只会更叛逆。 她用爱和尊重,以及平等沟通的姿态,换来了帮多多挑选发色的“权利”。 孩子不会因为爱漂亮、赶潮流、爱冒险变坏,却会因为没父母的陪伴、提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支持,而变得叛逆,做出过激行为。 焦虑、专制的父母想要纠正孩子的言行,却把他们推得越来越远,连说上话的机会都没有;聪明、温和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反而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慢慢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改变自己,靠近孩子,才是家长们给孩子青春期最好的保障。 03青春期应对有方法太严和太松都不行(附青春期常见问题应对方案)青春期非常特殊,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爱与自由”,但又陷入“不管不行”的焦虑。 其实,青春期应对有方法,太严和太松都不行,家长需要做到:爱与合理要求。 以下我们总结了青春期常见的5类问题及应对方式,供家长们参考。 一、青春期身体发育 青春期开始得比大家预想得早得多,很多孩子8、9岁就开始发育。面对身体变化,月经、遗精等现象,他们常常感到疑惑、羞愧、甚至焦虑,父母们一定要在青春期前,做好沟通,让孩子们有心理准备和科学认知。 比如,从庆祝孩子长大开始,通过送孩子小礼物,带孩子买青春期需要的物品等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和孩子谈起青春期的知识。让孩子感受到有你陪着他,会一直为他答疑解惑、提供支持,他才能安心、平和地迈入青春期。 二、青春期外貌焦虑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外貌,脸上有粉刺、痘痘,比同学都高或更矮,穿着太土,不够漂亮、身体不够强壮或肥胖等,都可能让孩子尴尬、烦恼。 家长不要一味地轻描淡写,说“外貌不重要”,而是引导他们在合理范围内,科学地追求美。 比如,孩子想节食减肥,不要老是督促她多吃,可以带她了解怎么科学地吃,才能既营养健康,又达到减脂增肌的目的; 和孩子一起研究怎么合理地实现目标,带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是帮助他放下焦虑的最好方式。 三、青春期沟通问题 埃里克森说,青春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只有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拥有稳定的个性。 孩子拒绝沟通,逆着家长的想法干,不过是在寻求“独立”,是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途径。如果父母不理解,强加干涉,反而会使他们缺少主见、容易盲从,没办法应对挑战。 “逆反期”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沟通时,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都应该多向孩子传达“我相信你能做到”的信息;当孩子遇到挫折,也不要说“你看,我早就告诉你要如何如何”。 用尊重而非藐视的态度去倾听,用平等而非评判的姿态去沟通,我们的话,才能进得去孩子的耳朵。四、青春期“沉迷”行为青春期,孩子很容易被小说、游戏、明星等吸引,花费大量时间。家长难免担心他们沉迷。其实,破除沉迷的最好方式,是帮孩子变“仰视”为“俯视”。比如,孩子爱看网络小说,我们不是急着把他和小说隔绝开,而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引导他多谈论阅读体验或对内容、写作的看法。 如果可以,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其他书籍的感受,这样就能帮助孩子跳出情节,思考更多价值层面的东西。当孩子的品味逐渐提高,眼界越来越开阔,便不容易被单一的刺激吸引。 五、青春期“早恋”问题 情感萌动是青春期孩子非常正常的心理变化,并非“早”。家长害怕影响孩子学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总是如临大敌,谈“早恋”色变。孩子为了躲避家长的苛责或干预,只好百般隐藏,反而给青春期交友和行为问题埋下隐患。 家长理性、平和地面对“早恋”,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也才有机会成为孩子的护盾。 我们可以主动暴露自己青春期时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的经验得失。这样既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让孩子感到“早恋”原来是可以和父母坦诚沟通的事。 恋爱无“早晚”,但有“好坏”、有“界限”,与其整天防着“早恋”,不如多跟孩子聊聊对学习、对情感、对未来的看法,沟通好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青春期也是“早期教育缺陷补救期”。青春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那可能真的要应了那句老话:孩子将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没有哪个父母是完美的,遇到糟糕的境况时,都难免会感到疲惫或变得专横。但只要多想想,自己也曾是那个青春悸动的少年,也做过那么多不太理智的事,便又能多理解孩子几分。
姜文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5日 406 0 1 -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伤痛
很多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身上背着枷锁,负重前行。成年后往往会出现自卑、孤独、无助、暴躁、懦弱等不良性格,也会出于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容易将他人的互动和回应敌意化,高筑心墙,导致亲密关系的紧张与问题。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并未建立起对亲情的信任,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爱。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镜映”,可以描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积极的情感回应与互动。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在长期缺少父母镜映下成长的人,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的情感,更不信任自己的内在感受。成年后的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甚至不敢开展亲密关系。还有的人会以父母的错误行为作为范例和标准,在新的亲密关系中不自觉地模仿父母。没有认识到伤痛的人,也无法感知伤痛的存在,但它却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隐藏在潜意识中,如果没有被治愈,会一直在复制和延续。也许有些人会问:原生家庭塑造现在的我,可是成长在不好的家庭就注定是悲剧吗?其实不是,“原生家庭亏欠你的,你最终要靠自己找回来,即使不能原谅,也要学着放下,最后与自己和解。”心理学家弗里曼认为,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也就是说,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它带来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已经成年,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翻开原生家庭的伤疤,目的不是为了要怪罪父母,而是从这些已经形成的伤痛中,承认自己的过去,承认父母有他们的不足与局限,也承认你值得被爱、被肯定、被接受。认识过去的伤痛,让自己从原生家庭中带给来的伤害慢慢消减,把所有的专注力都放在自己或后来组成的家庭身上,从而更好地爱自己,不让过去的伤害复制、延续,影响你的一生。
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普号2022年05月13日 716 0 3 -
封控期间与神兽朝夕相处,如何不成为火药桶?
封控期间足不出户,和居家上课的娃朝夕相处,这让家长原本就因各种事情变得不再富裕的耐心,更加雪上加霜。很多家长,常常出现心烦意乱,总是想发脾气,甚至是与孩子争吵。如何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与孩子和平共处?我来给大家支招。一、孩子沉溺于网络/手机怎么办?我们在门诊发现,由于疫情居家学下,很多孩子由于缺少学校的规律作息,同时网络更易得,加之孩子自控力还不成熟,出现了沉溺网络/手机的情况。面对孩子沉溺于网络/手机,很多家长如临大敌,担心孩子会成瘾,影响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父母需降低焦虑,沉着应对。很多父母面对孩子沉溺网络/手机,太过于焦虑。随之而来的,就是断网、没收手机等行为,这样常常会使亲子关系形成对立状态,导致孩子与父母疏远、不沟通,甚至是仇恨。当我们处在情绪中时,是会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意。所做的行为,只能是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相对之下,当孩子出现沉溺网络时,父母需降低焦虑情绪,平复心情。2.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帮助孩子走出网络、回归现实的重要因素。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沉溺网络,都是借着网络逃离现实的烦恼,这些烦恼可能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同学,也有很多来自于父母。当遇到问题,选择沉溺网络,看起来是逃避,但这或许是孩子能够选择的唯一的方式。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空间,父母可以作为容器,接纳住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提供支持,孩子也就会有更多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就能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更容易回归现实。3.了解孩子的沉溺网络/手机的需求,赞赏孩子为满足需求做的努力。虽然都是沉溺网络/手机,但是其背后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拿玩游戏举例,有的孩子打游戏,是为了体验游戏带来的成就感;有的孩子打游戏,是享受在游戏过程中,与朋友的交流互动;有的孩子打游戏,是为了躲避父母的唠叨责难……当我们静下心,探索孩子沉溺网络/手机里的需求后,看到孩子为了满足自己需求所做的努力。然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创造不同的方式,帮助孩子来实现。归纳起来一句话,不是不让孩子玩游戏,而是创造更多的可以实现需求的方式。这样孩子就更容易从单一的应对问题的方式中,走出来。 二、父母经常想对孩子发火怎么办?在家隔离,父母常常会“无名火起”。现实中,真的有太多事情让我们烦躁了,诸如早起却又没抢到菜;单位由于疫情绩效不好,无法发放奖金……成年人有着太多的生活压力,这个时候,还要面对“神兽”的百般侵扰,难免会“怒火中烧”。但是,家里有一个“炸药桶”,又要一起隔离这么久,这种家庭氛围会令人窒息。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或许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1.增加第三只眼,远离“事发地点”。面对孩子的行为,已经准备生气了,这个时候,需要“第三只眼”,帮我们看到当下的是非常生气的,意识到可能马上要爆发了,快要失控了。这时,应迅速离开“事发地点”,换一个环境。2.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换到新的环境,先安抚一下自己。待稍微平静后,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是自己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未完成的需要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自考空间来思考如何来满足这些需求。或者是更有能力辩证地看待需求无法满足这件事。3.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当我们不带情绪的沟通,真实地说出自己需求的时候,信息可以更有效地传达,孩子也不会被笼罩在情绪里,他们也会有更多的空间,思考父母提的这些问题。真正达到沟通的效果。 三、想要培养孩子习惯,但孩子不听怎么办?1.小步子,促进大进步。很多时候,家长希望孩子可以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希望孩子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品质。但是,这样会让孩子“压力山大”。甚至会把父母视为“唠叨怪”,对父母的要求不仅不遵从,甚至反抗。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如父母先降低要求,从孩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如“专注学习10分钟”,一开始,不需要设立太高的要求,先让孩子行动起来。之后再一点一点提升要求,做到小步快跑,虽是跬步,但可以至千里。2.正强化,促进内驱力这一环节可以与小步子原理结合起来使用,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当家长有太多的要求亦或是有太多的责罚,会使得孩子的行为是为父母做,大大降低孩子的内驱力。再加上孩子有独立的想法,会出现专门和父母顶着做的情况。所以,在平时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当孩子完成了一个小目标,或者做了一件符合目标的事情,父母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慢慢开始行动,体会到行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后,内驱力会逐步建立,自己会建立起良性的循环。待这一小的行为稳定后,再给孩子提出“跳一跳”就可以实现的下一个小目标。孩子可以慢慢地“自动运转”,不再需要父母太多的叮嘱了。在实际操作是,前期的激励可以频率高一些,后期逐渐变换强化的频率,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巩固。3.好环境,塑造好行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家庭系统中,任何环境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孩子的学习环境、父母的作息习惯甚至是父母的关系等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想要培养孩子习惯,父母需要帮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家庭功能分区。娱乐区与学习区分开,学习区不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如果没有办法长时间在学习区专注学习,参照小步子原理,制定可以达成的目标,先试行。功能分区,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边界感”。2)父母起到榜样作用。居家办公,父母是否可以做到不被手机、电视等打扰,专门留有办公时间呢?父母可以通过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树立榜样,建立起威信。3)正面表达想法和需求,建立不批判的沟通环境。很多父母会“积攒”怨气,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会负向沟通,如当孩子玩完玩具,未摆放回位置时,家长会说“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每次你玩完玩具都乱扔”。这种沟通会增加孩子内心的负担,如果可以心平气和地说“把玩具收一下”,直接传递了信息和需要,而且少了批评和指责,家里的沟通氛围会更轻松。虽然我们期盼着“神兽”尽早“归笼”,但是在面对疫情不确定的当下,将此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看做是一个契机,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完善自己的养育方式,提升自己的养育观念,更好地促进与孩子的关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提升教养方式,促进与孩子的关系,不仅对孩子来说大有裨益,对家长自身来说,也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和成就感!
潘霄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4月04日 262 0 3
相关科普号
宋煜青医生的科普号
宋煜青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8346粉丝45.9万阅读
唐光政医生的科普号
唐光政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身科
2502粉丝12万阅读
刘杰医生的科普号
刘杰 副主任医师
鞍山市中心医院铁东院区
心理门诊
104粉丝3.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刘梅珠 心理治疗师北医六院 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 3票
家庭心理问题 2票
儿童心理问题 1票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夫妻治疗 家庭养育咨询 焦虑、抑郁和强迫治疗 ADHD治疗 -
推荐热度4.8胡琛 主治医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
家庭心理问题 1票
擅长:急慢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神经症及失眠,焦虑、抑郁、应激障碍、酒依赖、药物依赖等疾病及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擅长进行系统心理辅导,改善不健康心理 -
推荐热度3.3钱英 主任医师北医六院 精神科
抑郁症 4票
焦虑症 1票
擅长:情感障碍,焦虑抑郁,多动症,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