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巧巧
张巧巧 副主任医师
东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伤痛

738人已读

很多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身上背着枷锁,负重前行。成年后往往会出现自卑、孤独、无助、暴躁、懦弱等不良性格,也会出于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容易将他人的互动和回应敌意化,高筑心墙,导致亲密关系的紧张与问题。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并未建立起对亲情的信任,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镜映”,可以描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积极的情感回应与互动。

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在长期缺少父母镜映下成长的人,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的情感,更不信任自己的内在感受。

成年后的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甚至不敢开展亲密关系。还有的人会以父母的错误行为作为范例和标准,在新的亲密关系中不自觉地模仿父母。

没有认识到伤痛的人,也无法感知伤痛的存在,但它却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隐藏在潜意识中,如果没有被治愈,会一直在复制和延续。

也许有些人会问:原生家庭塑造现在的我,可是成长在不好的家庭就注定是悲剧吗?

其实不是,“原生家庭亏欠你的,你最终要靠自己找回来,即使不能原谅,也要学着放下,最后与自己和解。”

心理学家弗里曼认为,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也就是说,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它带来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已经成年,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

翻开原生家庭的伤疤,目的不是为了要怪罪父母,而是从这些已经形成的伤痛中,承认自己的过去,承认父母有他们的不足与局限,也承认你值得被爱、被肯定、被接受。

认识过去的伤痛,让自己从原生家庭中带给来的伤害慢慢消减,把所有的专注力都放在自己或后来组成的家庭身上,从而更好地爱自己,不让过去的伤害复制、延续,影响你的一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巧巧
张巧巧 副主任医师
东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