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骨不连如何应对?
骨不连的定义
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称为骨折不愈合或骨不连接。
骨折愈合的基本要素
(1)机械性稳定;(2)充足的血供;(3)骨折断端之间的紧密接触
发生骨不连的原因
骨折复位不良(对位、对线不良)
复位后存在间隙
钢板不贴附、应力遮挡
内固定选用不当
金属融蚀反应
血运破坏过多
骨不连的对策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最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内固定、外固定、骨移植以及多方法联合应用
闭合治疗——经皮骨髓移植、经皮注入骨生长因子、低强度超声刺激、体外震波治疗、机械刺激、电磁场刺激、微动刺激等
内固定方式
1
螺钉固定
单纯螺钉固定多用于短管状骨如掌、跖骨骨不连和干骺端骨不连,也可用于移植骨块的固定,一般不单独应用于治疗长骨骨折
螺钉配合非加压板在长骨的螺旋骨折偶尔使用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且骨折斜面长度越长越适用单纯螺钉固定而横行、粉碎性骨折不宜使用螺钉固定
2
钢板固定
钢板固定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植骨同时应用。骨不连的钢板固定可以应用骨皮质重叠、滑槽等手术技术,尽量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和骨膜的损伤。
3
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的典型指征为无移位的骨折、有移位但可以使用手法复位能够良好复位的骨折。用于骨不连的治疗,髓内钉固定主要用于长骨骨干的骨不连。
4
外固定支架固定
优点——对机体损伤小,不干扰骨不连周围的软组织,还不影响同时进行的伤口外科治疗;断端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遮挡;局部感染条件下仍可使用
缺点——操作复杂,疗程长,并存在针道感染,神经、血管牵拉损伤等并发症,需要较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5
内外固定同时使用
在胫骨或股骨出现短缩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合并使用内、外固定。恢复肢体长度的同时,固定骨折断端,以促进骨折愈合。
6
植骨
许多年以来,治疗骨不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植骨,自体松质仍是植骨材料的金标准,同种异体骨植骨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植骨包括打压植骨、加盖植骨、带血管蒂的骨移植等
目前建议骨折手术治疗有骨缺损时常规植骨,减少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不连风险。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所以一直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材料。
所有的金属与合金在盐水环境中都会腐蚀,这种腐蚀因金属组件之间的活动所导致的磨损而显著增加。
大多数置入物都是通过钝化来抗腐蚀的,置入内植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①不要刮擦其表面;②要避免不同的金属,以减少腐蚀和电解电位的作用。
本文是孙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