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介民 三甲
李介民 主任医师
湘雅二医院 儿童保健科

另类婴幼儿营养——顺应喂养

4055人已读

出生4~6个月,婴儿所需营养素由乳品提供。纯母乳喂养可达6月龄,采用按需哺乳,以婴儿主导的喂养模式已经被普遍接受。随后宝宝的饮食进展到非乳品类食物引入阶段——辅食添加期,进而以固体食物为主的饮食,以满足儿童快速生长发育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

辅食添加的时机食物食物性状选择不恰当会导致辅食添加期(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这种营养不良往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由于营养不足而引起的生长迟缓、消瘦以及重要营养素缺乏;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剩而引起的超重,对婴幼儿短期及长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尽管摄入健康、充足的食物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必的,但仅仅靠食物是不够的。同样的食物,可能产生不同的营养结局。大量单纯以食物、营养补充剂干预的研究都被证实只能部分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辅食添加期的婴幼儿父母的喂养行为和方式,会影响婴幼儿对食物的接受度及膳食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应用社会心理关怀的原则,实践顺应喂养。

何为顺应喂养

顺应喂养强调喂养过程中父母和婴幼儿之间的互动,鼓励婴幼儿发出饥饿和饱足信号,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让婴幼儿逐步学会独立进食,并获得长期健康的营养及维持适宜的生长。

顺应喂养建立在顺应养育模的基础上,倡导父母细心观察婴幼儿的需求,解读婴幼儿以动作、表情、声音等发出的各种信号,在搞懂婴幼儿所表达的意思后,父母应做出及时、有针对性、恰当的反应,从而满足婴幼儿的需求。

顺应喂养类型

仅强调食物的作用而忽略喂养环境父母可能以想当然的方式喂养,误行非顺应喂养限制型或强迫型喂养——由于父母控制喂养行为放纵型喂养——婴幼儿控制喂养行为忽视型喂养——父母忽视婴幼儿,导致喂养过程中父母和婴幼儿间缺乏互动。

强迫型喂养,会忽视婴儿的饥饱信号,特别是在还未饥饿或已经饱足时仍继续喂养,会损伤婴儿的饱足回应对儿童自身调节能量摄人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限制型或强迫型喂养会影响儿童对食物的选择,增加厌食情绪肥胖的危险性。放纵型喂养,在儿童自我进食能力和食欲较差的情况下,会导致食物摄入量低下;进食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有较多的碳酸饮料和甜食的摄入,而减少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影响获得均衡的营养素

如何顺应喂养

辅食添加采取顺应喂养模式,不仅能让婴幼儿更多地关注到自身的饥饱信号,并以自主、积极的态度进食,还能使婴幼儿获得长期健康的营养和生长。践行顺应喂养步骤如下

(1)确保婴幼儿喂养环境愉快而不受干扰,确保父母与婴幼儿之间的意愿表达明确、清晰,按时在预期婴幼儿饥饿时供给;

(2)鼓励并注意婴幼儿以语言或其他信号发出进食或拒绝进食的请求,如通过张嘴、前倾示意饥饿感,闭嘴或者转头示意饱足感;

(3)父母的回应必须及时、有情感、保持一致性,并与婴幼儿的发育水平相适应。

(4)确保食物健康,并且食物的质地、口味等应该与婴幼儿的咀嚼、吞咽水平相适应;婴幼儿应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和餐具,并与父母面对面;

(5)允许婴幼儿在父母准备的食物中挑选喜爱的食物,允许婴幼儿尝试自己进食,手抓或使用合适的餐具;

(6)婴幼儿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学习尝试新的食物,自我服务,增强婴幼儿对喂养的注意与兴趣,激发婴幼儿以独特和有意义的信号与父母沟通交流,并促进逐步学会独立进食。

儿童心理保健门诊:星期二上午。

本文系李介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介民
李介民 主任医师
湘雅二医院 儿童保健科